江苏沛县明朝大事记(1368~1644年) 明洪武二年(1369年)迁县城于泗水西岸。 洪武二十一年七月,诏免丰、萧、沛、砀山等四县夏税。 建文三年(1401年)五月,盛庸等截断燕王粮道,时明军驻德州,后勤运道经沛。 六月,燕王遣李远以轻兵六千,穿着明军衣甲,背插柳枝作记,经渡济宁沙河至沛,驻沛明军无发觉,燕王军烧粮数万船,河水尽热,鱼鳖皆死。 秋,诏设丰沛军民指挥使。 建文四年正月甲辰,燕王朱棣攻沛,县知事颜伯玮遣人赴徐告急,救兵不至,伯玮誓与城共存亡,城破,东门指挥王显降,伯玮父子殉难,主簿唐子清、典史黄谦均殉职。 正统二年(1437年)建祠祀颜令伯玮父子,以主簿唐子清、典史黄谦配享。 景泰五年(1454年),知县古信修县志,是为沛县有志之始。 弘治十六年(1503年),筑金沟、朝阳湖堤。 正德二年(1507年)黄河再次改道入沛县,泡河漂民舍,损禾稼。 正德十四年十月,武宗南巡,过沛,住太学生赵达家。过庙道口,住宋氏楼。 嘉靖二年(1523年),沛县决河,堵塞运道,坏民庐舍灾民流亡。 嘉靖八年,大水,划船入市,平地沙淤数尺。 嘉靖三十二年,沛大饥,人相食。 嘉靖四十四年,河决沛县,上下二百余里运道阻塞,水势浩渺无际,徐、萧、沛、丰大水,民饥。 隆庆三年(1569年)秋,河决沛县,大水泛滥,考城、虞城、曹、单、丰、沛、徐州毁田庐无数。次年大水入沛县城。 万历四年(1576)九月,河决沛县缕水堤,冬十月,赈济徐州及丰、沛、睢宁等七县,并豁免税租。 万历二十二年,沛饥且疫,截漕(由运河运往北京的公粮) 赈济。 万历二十五年春,知县罗士学修《沛志》,修学馆,立微子祠,建护城堤东西二闸。八至九月两次地震。 万历三十一年,河决沛县四堡口,太行堤陷落,水灌县城,湖水入夏镇,横冲运道。秋,大疫,死数千人。 万历三十二年春,发临、德二仓漕米赈沛。浚泇河,疏黄河。 秋七月,河决赵庄口和新洋庙口。 万历三十三年春,修护城堤,迁县城于西北隅。十月,征直隶、山东、河南民伕20万来沛修黄河,六个月竣工。 万历三十四年春知县李汝让修学馆。 天启元年(1621年)冬,有星大如斗,光照上下,起于东北,没于西南。 天启二年二月六日,地震,声如雷,鸡犬皆鸣。 六月,农民军攻沛城,知县林守翥坚守,未破。 天启四年五月,麦大丰收,农民军攻沛未克。 天启七年,河决沛县。 崇祯七年(1634年)六月,河决沛县。 崇祯九年正月,李自成农民军突入沛县,焚房舍,选精壮者编入营中。 崇祯十二年秋,农民军自西北入沛,聚湖中,傍晚,达城关城中断桥、闭门。冬,兵乱。 崇祯十三年春二月,农民军来沛。夏,蝗灾。冬,饥、人相食、斗麦千钱,社会大乱,不敢昼行。或以子、妇易饭一餐。 崇祯十四年春、夏农民军两破沛县夏镇。 是年,沛县村庄办团练,以保族人和乡邻。 崇祯十五年十二月丁卯,清兵破夏镇。丙丁,攻县城。有外籍流寓沛县者童彦甫出城乞和,清兵乃去。 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军克北京。沛县大乱。四月,进士武愫为李自成军防御使,招抚徐沛,沛人拒降。 五月,知县李正茂逃。 七月,徐州兵乱。 十月,清军委鱼台人胡谦光来掌沛县政事。明亡。 摘选自《明史》,清乾隆《沛县志》和民国《沛县志》
江苏沛县明朝大事记(1368~1644年) 明洪武二年(1369年)迁县城于泗
阳光和正义快
2025-02-15 12:38:07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