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边防战士魏德友回老家相亲,由于长相十分英俊,前来相亲的姑娘也很多,但魏德友就提出了1个要求,不料,听完这个要求所有姑娘都纷纷撤散,这时,有一位姑娘挺身而出,答应了他的要求!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64年,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全国上下都在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边疆地区更是战略要地,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建设边疆不仅仅是一项任务,更是一种崇高的使命,就在这历史的洪流中,一位年轻的战士做出了一个影响他一生的选择。 魏德友,一个来自山东的普通农村小伙,凭借着挺拔的身姿和俊朗的五官,穿上军装的他更是英气逼人,24岁的他从部队回到家乡探亲,除了看望父母,还有一个重要任务——相亲。 媒婆们络绎不绝,家有待嫁闺女的更是挤破了门槛,想一睹这位“军官”的风采,在那个年代,军人身份无疑是块金字招牌,更何况魏德友本人条件也相当不错。 然而,魏德友的心思却并不在儿女情长上,他心中装着更广阔的天地——祖国的边疆,他明白,边疆的建设需要更多像他一样的年轻人去奉献青春和热血。 于是,他向所有前来相亲的姑娘们提出了一个看似简单的要求:“嫁给我,就要跟我去新疆,去守边疆,”这句话,像一颗炸弹,瞬间让原本热闹的场面冷却下来。 在那个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年代,新疆在人们心中几乎是“天涯海角”的代名词,更何况,边疆的生活条件艰苦,充满未知的挑战。 又有哪个父母愿意让自己的女儿去吃这份苦?姑娘们纷纷摇头,带着遗憾离开了。 就在魏德友几乎要放弃的时候,一位名叫刘景好的姑娘站了出来,她坚定地表示愿意与他同去新疆。 刘景好并非一时冲动,她理解魏德友的选择,也愿意为了爱情和共同的理想,去迎接未知的挑战。 在那个年代,这样的选择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决心,也预示着一段不平凡的人生旅程即将开启。 两人很快成婚,没有繁琐的仪式,只有对未来的憧憬和承诺,他们一路向西,踏上了前往新疆的漫漫征途。 经过数日的颠簸,他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新疆萨尔布拉克草原,一个位于中哈边境,人迹罕至的荒凉之地。 这里,黄沙漫天,昼夜温差巨大,野生动物出没,条件之艰苦超乎想象,但他们没有退缩,决心扎根于此,开始他们的戍边生活。 58年的时间,足以改变很多事情,戈壁滩上的风沙,见证了他们日复一日的巡逻;简陋的小屋,记录了他们相濡以沫的点滴。 100多双磨破的鞋子,丈量着他们走过的漫漫长路,这条路,相当于绕地球五圈,他们的工作,看似简单,实则充满挑战,在那个年代,边境线划分并不明确,需要他们时刻保持警惕,防止非法越境行为。 新疆的冬天,寒风凛冽,大雪纷飞,但他们从未间断巡逻,有人不理解他们的坚持,认为这份工作无人监督,可以偷懒,但魏德友夫妇深知,他们的每一次懈怠都可能给国家安全带来威胁。 他们不仅要巡逻,还要放牧,在日复一日的平凡工作中,他们守护着祖国的边境线,也守护着彼此的爱情。 岁月的流逝在他们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风霜雨雪染白了他们的头发,但他们的内心却依然坚定。 他们从未后悔当初的选择,因为他们深知,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的安全和稳定,刘景好。 这位美丽的山东姑娘,为了爱情,为了共同的理想,放弃了家乡舒适的生活,甘愿与丈夫一起忍受边疆的寂寞和艰辛,他们的爱情,在戈壁滩的磨砺中更加坚贞,成为彼此的精神支柱。 他们的故事,逐渐被外界所知,他们的坚守,感动了无数人,国家授予他们“七一勋章”等荣誉,这是对他们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奉献的最高肯定。 信息来源:金台资讯-2022-09-26-老兵和他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