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好企业之后,把握好价格成为决定投资成败的关键一环。然而,好价格并非一目了然,如同评判一个人胖瘦,若无正确认知,所认为的“胖”可能只是表象的虚胖。 与好价格相关的指标繁多,股息率、PE(市盈率)、PB(市净率)等,从不同维度为我们评估价格贵贱提供参考。而从长期投资回报率结合增速因素的角度,能让我们对平稳发展与快速增长的企业进行大致比较,为投资决策提供更全面视角。 以2007年的茅台投资为例,当时以200元、二十多倍市净率的价格买入,随后几年账户市值波动频繁,常面临坐“电梯”或被套的情况。但将时间拉长至今日,通过三次十送一股及现金分红,当初的投资成本已基本收回。从十几年的跨度看,这无疑是一笔成功投资。此例表明,尽管初始买入价格看似高昂,但优质企业凭借自身强大的盈利能力与成长潜力,能在长期内消化高估值,为投资者带来丰厚回报。这也印证了对于某些极具竞争力和发展前景的公司,即便价格稍贵,只要买对企业,长期仍有可观收益,即“宁可买贵也不买错”。 再看中石油,同样在2007年,以16.8元四倍市净率的发行价买入,至今仍未收回投资成本,显然是一笔失败投资。然而,若在2000年以1.75港币的发行价入股中石油,股民不仅早已收回投资,多年来依靠分红再投入也获利颇丰,堪称不错的投资。这清晰地显示,对于一些企业,价格贵可能成为投资失败的根源,即便企业本身有一定价值,但过高的买入价格会大幅压缩获利空间,甚至导致长期亏损。 上述两个例子深刻揭示,价格是否昂贵不能仅从表面判断,需深入思考与精确计算。不同企业因其自身特性、行业前景及发展阶段各异,对价格的承受能力与反馈结果大相径庭。投资者在面对投资标的时,务必综合考量企业基本面、行业趋势以及价格因素,权衡“买贵”与“买错”的风险。对于具备强大护城河、稳定增长潜力的优质企业,在合理范围内适当接受较高价格,或许能分享企业成长红利;而对于普通或前景不明朗的企业,过高价格则可能埋下投资失败的隐患。唯有精准把握好价格,投资之路方能行稳致远。
识别好企业之后,把握好价格成为决定投资成败的关键一环。然而,好价格并非一目了然,
周仓与商业
2025-02-14 23:06:01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