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同枯槁!1月31日,滞留太空的美国59岁女宇航员承认:已丧失部分重要身体机能。

白薇说社会 2025-02-14 18:43:21

形同枯槁!1月31日,滞留太空的美国59岁女宇航员承认:已丧失部分重要身体机能。现在,压力给到了马斯克的SpaceX公司,他们何时能被接回?美国为何不向中国求助?   本来,这趟太空之旅应该是短暂的“出差”,计划待 8 天就返回地球,结果竟变成了一场长达 8 个月的太空滞留。   2024 年 6 月 5 日,美国宇航员巴里·威尔莫尔和苏尼·威廉姆斯乘坐波音公司研发的“星际客机”前往国际空间站,完成一项测试任务。   然而,飞船抵达后不久,推进器出现故障,随后还发生氦气泄漏,导致飞船无法按计划返航。   NASA 经过多次评估,决定让这两名宇航员继续留在国际空间站,直到 2025 年 2 月,再由 SpaceX 的“龙”飞船接回地球。     这起事故不仅让 NASA 面临前所未有的舆论压力,也让波音公司陷入信誉危机。   毕竟,“星际客机”是 NASA 重点扶持的商业航天项目之一,如今它的首飞任务直接“翻车”,使得 NASA 只能依赖竞争对手 SpaceX 来执行救援任务。   这不仅对波音来说是一次沉重打击,也让美国航天的技术能力受到了质疑。   更糟糕的是,这次滞留已经对宇航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影响。   尽管 NASA 每天与他们保持联系,并提供心理支持和体能训练,但滞留太空的时间越长,对身体的损害就越大。     不久前,59岁女宇航员威廉姆斯传回照片,可以看出她已经形如枯槁,身体各项机能受到了极大损害,而她也公开承认了这一点。   随着事件发酵,许多人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 NASA 不向中国求助?   毕竟,中国航天这几年发展迅速,不仅成功建成了自己的空间站,还具备强大的载人航天和应急救援能力。   事实上,中国的神舟飞船采用“滚动待命”机制,每次执行载人任务时,都会有一艘飞船在发射场随时待命,以便应对突发状况。   换句话说,如果 NASA 真的向中国求助,中国很可能具备救援能力,甚至可以更早地把宇航员接回来。   然而,美国并没有这么做,甚至压根没考虑这个选项。为什么 NASA 不找中国帮忙?   首先,政治因素是最大障碍。   尽管航天是一项需要全球合作的事业,但美方在政策上对中国空间技术采取了严格的封锁态度。   2011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沃尔夫条款”,明确禁止NASA与中国开展任何航天合作,包括共享数据、联合任务等。   因此,即便美国宇航员面临困境,NASA也不可能向中国求助,否则将直接违反该法案。     其次,技术体系不同,难以兼容。    中国的天宫空间站和美国的国际空间站(ISS)采用了不同的对接标准。天宫空间站的对接接口、航天服、生命保障系统等,都与ISS的完全不同。   再者,美国不愿承认中国的航天实力。     长期以来,美国在航天领域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虽然近年来中国航天快速崛起,但美方仍然试图维持其“太空霸权”。   如果向中国求助,无疑是承认中国空间站的成熟度和可靠性,这与美国长期以来对中国航天的态度相悖。    退一万步,美国接不回被滞留太空的宇航员,还可以与日本、俄罗斯、欧洲航天局合作,而不是打破禁忌向中国求援。     波音“星际客机”的失败,不仅让 NASA 重新评估商业航天的发展策略,也暴露了太空任务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更重要的是,它揭示了美国航天政策的局限性。如果美国未来仍然坚持对中国的封锁政策,那么类似的问题可能还会发生。   而航天探索是人类共同的事业,国际合作应该是大势所趋,但美国自己制定的政策却让他们在关键时刻只能靠自己,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

0 阅读:44
白薇说社会

白薇说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