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英国小伙安格斯因为长期食用炸鱼薯条,体重大增飙到了207公斤,为了减肥,他想了个极端的办法:断食一年! 减肥这件事,几乎每个人都想要个“捷径”,但你能想象完全不吃饭一年多,还能健康瘦下来吗? 1965年,苏格兰小伙安格斯·巴比里就用自己的经历,创造了一项不可思议的纪录。他的体重一度高达207公斤,决定通过极端禁食来改变自己的身体状况。 整整382天,他滴米未进,最终竟然成功瘦到了81公斤,整个人像是换了一张皮。这个故事让人惊讶,也让科学家百思不得其解。 在那一年的时间里,安格斯没有吃任何固体食物,仅靠黑咖啡、茶、苏打水以及医生提供的维生素、电解质和氨基酸补充剂维持身体机能。 一般来说,人长期不吃饭会导致严重的营养不良,但令人震惊的是,他在医生的监督下,竟然没出现严重的健康问题,血糖甚至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 这场极端禁食的效果惊人,他的体重以每天约327克的速度下降,到了第382天,他终于迎来了减肥后的第一顿饭——一个煮鸡蛋和一片涂黄油的面包。 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感觉自己已经忘了食物的味道,吃了一口就觉得饱了。” 更让人意外的是,他的体重并没有迅速反弹,五年后也只是增到了89公斤左右,维持在一个正常的范围内。 他的经历被吉尼斯世界纪录收录,成为“人类已知最长禁食”的保持者。 但这个纪录后来被取消了,原因很简单——这种做法极端危险,绝不适合推广。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安格斯一样,在长期禁食下还能安然无恙。 但问题来了:既然禁食能减肥,那普通人能效仿吗? 现实是,大部分人如果尝试这种极端方式,后果可能远比想象中更糟糕。 禁食的原理其实不复杂。当身体不再摄取食物,最开始会消耗体内的糖原,然后逐步动用脂肪储备来提供能量。 听起来似乎没毛病,但禁食不光消耗脂肪,还会导致肌肉流失、新陈代谢下降,最终让你陷入“越瘦越虚弱”的状态。 普通人如果不吃饭几天,可能就会头晕眼花,注意力无法集中,甚至出现低血糖昏迷的情况,更别说坚持几个月甚至一年了。 很多人以为“饿就能瘦”,但事实并没有这么简单。极端节食减肥带来的副作用比想象中严重,很多人因为营养不足,免疫力下降。 最惨的是,身体会启动“省电模式”,一旦恢复正常饮食,体重反弹会比减肥前更夸张,甚至比原来更胖! 科学研究也证明了“少吃一顿,可能更伤身”。很多人问,那到底该怎么减肥才科学? 饿瘦不靠谱,那普通人能做什么? 其实,比起极端节食,更可行的方式是“间歇性禁食”。这种方法和安格斯那种极端禁食不同,它更讲究“合理安排进食时间”。 比如,“16:8禁食法”指的是一天只在8小时内吃饭(例如早10点到晚6点),其他时间禁食。这样能减少总热量摄入,又不会让身体完全进入饥荒状态。 研究表明,这种方法在短期内可以帮助控制体重,并且对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脂水平有一定好处。 但这并不意味着间歇性禁食适合所有人。如果你本身血糖低、胃不好,或者容易暴饮暴食,那禁食可能会带来副作用。 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最安全的减肥方式,仍然是健康饮食+运动。 2022年版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给出了科学的饮食建议,它不像节食那样极端,而是强调营养均衡。 当然,光靠吃得对,体重可能降得很慢,想要更有效果,运动是关键! 最重要的是,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才是关键。 如果你平时工作忙,可以选择多走路+少吃垃圾食品;如果你新陈代谢慢,可以适当增加力量训练,配合高蛋白饮食。关键不是“快瘦”,而是能坚持下去! 最后,记住一句话:减肥不是折磨自己,而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比起用极端手段短期掉秤,真正有效的方式,是吃得健康,动得足够,让身体自然找到最适合的状态。 别再想着“饿肚子”能解决问题,真正的健康,才是你该追求的目标!
【肾阳衰竭5大特质,你占几条?】
【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