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亲手打碎自我感动的悲情滤镜。

杰西卡成长日记 2025-02-13 16:13:28
我有个工作是因为我发朋友⭕️获得的。 在我划定的“仅…可见”的朋友⭕️里,我积极地发悲伤小作文。 苦艾艾的。 说实话,时间久了,我都忘了,自己写的是啥。 反正肯定“凄凄惨惨戚戚” 有一天,有个人说,我给你找个工作吧,我看你一天天发那个⭕️还挺会写的。 就这么,我找了一个新工作。 我为什么写得好,我是真情实感,我真情流露,我真人真事儿。 我真悲情啊,不是什么无病呻吟,不是什么疼痛文学。 我是真的,天天心疼。 这是好久以前的事儿了,后来我再也不写悲情小作文了。 因为我意识到发朋友⭕️,写小作文,哭唧唧,和朋友们发牢骚,一点用没有,我总是在用叙述式来解决问题。 也就是说,我只是说了一通,我好惨啊,她/他好坏呀,然后别人帮我隔空骂对方不是一撇一捺,就,完了,结束了——我没有对我的苦难——准确点说,就是对我的困难没有任何解决的环节。 我这么悲伤,这么悲伤的小作文,除了给自己找了一份工作,没拿到什么结果。 当然,能靠这个找到一份工作也算我牛掰了。 哎呦。说结论吧。 [一R]我们所谓的悲痛,可能是自己给自己加上的悲情滤镜。 因为后期我又经历了一些事情,发现原来让我写小作文的素材,根本不值一提。 这事儿,没那么糟,之所以感觉很糟,是咱们自己矫情了。 [二R]我们为什么这么容易上演悲情戏码,连自己都感动了。 因为我们敏感,我们的敏感就像是四通八达的触须,到处感知让我们悲伤的情绪。 后来,我把这种敏感优化了,你感知到的东西,把这些内容对标到人性底色,决策底层逻辑,等等,当你看到的内容更深入,不只是你自己,你就会有不同的判断,进而有不同的感受。 别人不是针对你,对谁都那样。 你这样,不代表别人也要这样。 [三R]你所谓的“他的回应”,可能是你自己发出的情感霸凌。 别人也没必要非得按你的想法回馈你,给你反应,无论是人还是谁,尊重规律,而不是执着于自己的那片面的观点和视角。 你期待别人那样回应你,你期待事情如你所料,这即是对别人霸凌,也是对自己施虐。 我现在不怕别人在评论区说难听的话了,就,非常接受人们之间想法的不同和参差。只要不人身攻击,不骂人,谁的认知都是各自生活的印记。 只要你不让别人伤害你,别人就不能伤害你(不包括物理层面) 可以打碎自我感动的悲情滤镜了,那玩意除了迷惑自己,没有卵用。

0 阅读:0
杰西卡成长日记

杰西卡成长日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