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不是药神》不能像《寄生虫》一样获得国际认可? 因为本质上《我不是药神》没有反映现实。 首先说时间线,陆勇从2004年开始代购印度仿制药,一直到2013年才被抓,整整经营了快10年。在这期间,不管是原研药厂诺华,还是国内总代理,都没有找他麻烦。为什么?因为当时中国病人买不起正版格列卫,但又确实需要救命,默许陆勇代购,反而能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市场秩序。 真正的转折点是2013年,国内已经有制药企业在准备仿制格列卫,而诺华的专利即将到期。这时候,一个代购印度仿制药的渠道,就变成了威胁。想想看,如果让陆勇继续做下去,等国产仿制药上市,谁还会买动辄十几万一个疗程的进口药? 所以电影里那种"警方突然出手"的戏剧性冲突,其实掩盖了更深层的市场博弈。从商业角度看,在专利即将到期的节点收网,既能打击代购,又能为即将到来的市场竞争清场。这才是陆勇案最值得深思的地方。 而电影为了突出人性光辉,把这些复杂的市场因素都简化了,虽然更容易打动观众,但也失去了展现医药市场残酷现实的机会。
为什么《我不是药神》不能像《寄生虫》一样获得国际认可? 因为本质上《我不是药
阿智通鉴
2025-02-13 10:12:21
0
阅读:370
一个朋友
真照你说的写剧本都过不了审
大杀四方
之前已经有同类型的达拉斯买家俱乐部了
浮世之诗
没这么简单,因为现实的另一面,我们承受不起放开代购的下场,那就意味着我们要和印度市场直接竞争,想竞争得过就要做到降低品控,放弃研发,压低工资,只有这样才能价格有点竞争力,毕竟印度已经有了规模效应,印度可以无视专利,头汤都是印度的,我们等专利到期最后只能分点边角料,最终中国大多数药物必然面临被西方和印度垄断,研发能力也剩不下多少,真要反应现实矛盾就多了去了,而且即便你反应了现实也不可能获得国际认可,因为这个回旋镖首先就会打向他们自己
老时
真实的能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