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张光北和小鲜肉合作,拍了70多天小鲜肉都没有现身,全部用替身拍,到了最后

牧童的娱论 2025-02-12 17:41:09

有一次,张光北和小鲜肉合作,拍了70多天小鲜肉都没有现身,全部用替身拍,到了最后一天,小鲜肉来了,补拍了700多个特写镜头,最后拿走了6000w。 张光北,这次,他接到了一个新剧的邀请,剧中有一位“小鲜肉”与他搭档,剧情设定是两代演员间的对手戏,剧本非常吸引张光北。 一开始,张光北对于这位“小鲜肉”并没有太多的了解。 作为一个长期活跃在影视圈的演员,他见惯了从最初不被看好的青年演员,到逐渐崭露头角,甚至成为票房和流量的保证。 这个“小鲜肉”在他的印象中不过是典型的“流量演员”罢了,凭借着一张俊俏的脸和几部热播剧的曝光度迅速积累了人气,但演技是否真心能打,他心里没底。 但随着拍摄的开始,张光北很快就发现,自己被这位“小鲜肉”彻底给“耍了”。 剧组的进度计划表上,原本标明的“小鲜肉”拍摄日期,和张光北的拍摄日期没有任何冲突。 可到拍摄的头几天,张光北根本就没有见到过这位“小鲜肉”的身影,剧组的工作人员也只是告知他,演员因为某些事务的原因,未能按时到场,暂时需要替身演员完成他的戏份。 剧本中的“小鲜肉”角色,虽然戏份不算多,但和张光北的对手戏却是极为重要的几场。张光北和导演沟通后,决定暂时使用替身演员。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替身演员的演技竟然让张光北刮目相看。 虽然替身演员的年龄与原定“小鲜肉”演员相差甚远,但在对戏时,替身演员表现出了对角色的深入理解和精湛的技巧,甚至一些细微的情感变化也都做得非常到位。 这让张光北产生了一个有趣的想法——要是这位替身演员能直接上阵,他也许会更加满意。 然而,在剧组拍摄了70多天,张光北依旧没有见到那位“小鲜肉”真正现身。 直到拍摄的最后一天,导演才终于传来了消息,说是这位“小鲜肉”终于可以出场了。 这一天,导演和剧组的工作人员都显得有些紧张,毕竟这位演员的流量和热度,是整个项目的重要卖点。 终于,到了拍摄的最后一天,“小鲜肉”终于如期而至。 看着这位明星从车上走下,张光北心里涌上了一股莫名的情绪——一方面,他不禁想起了自己初入行时的紧张和激动。 而另一方面,他也有些好奇,这位光鲜亮丽的年轻人究竟能不能像替身演员那样,完成剧本中那复杂的戏份。 “小鲜肉”一脸疲惫地走到张光北面前,打了个招呼:“张老师,今天就是我唯一的一天时间了,今天我得拍完70场戏!” 张光北有些吃惊:“你一天拍这么多场戏?怎么可能?” “小鲜肉”无奈地耸了耸肩:“我很忙,今天是我唯一能腾出来的一天。而且,片酬也贵,今天必须要把这些戏份拍完。” 原来,这位“小鲜肉”不仅演技尚需磨练,而且他的片酬也让张光北吃了一惊。 一天600万的片酬。显然,这位演员的名气和商业价值已经成为了剧组的“关键”。 为了满足这位演员的需求,导演只能将所有的戏份都安排在一天内拍摄,拍摄周期紧凑到几乎不留任何喘息的空间。 这让张光北感到有些无奈。 对于他来说,拍摄电影和电视剧,除了考量演员的表现外,更多的是注重每个细节的打磨和角色的深度。而这位“小鲜肉”显然并不能提供他所期望的深度。 但他并没有立刻表现出不满,反而带着一种略带幽默的语气说道:“好吧,既然你有这个时间,我就陪你一起尽全力完成这个戏份。希望你能像我们这些老演员一样,尽力把每场戏都演好。” 拍摄开始了,镜头前的“小鲜肉”表现得如同预料中的那样——动作生硬,表情有些僵硬,情感的传达也有些欠缺。 张光北则不时给他一些指导,帮助他调整演技。在几个较为复杂的对手戏中,“小鲜肉”尽管有些挣扎,但在张光北的耐心指导下,他逐渐进入状态,终于能够顺利完成拍摄。 而令张光北最为意外的,是当他看到替身演员站在旁边等待时,他发现自己居然有些不舍。 “替身演员演得可真不错,”张光北开玩笑地对导演说,“如果你不介意,把‘小鲜肉’换成他演,我觉得效果更好。” 导演笑了笑:“张老师,你可不能这么说。你也知道,我们这部剧需要‘小鲜肉’来为作品加分,‘小鲜肉’的流量和热度可是我们的最大卖点!” 张光北忍不住笑了笑:“我知道,导演,毕竟要靠‘小鲜肉’来刷脸嘛。” 拍摄结束后,张光北站在片场,深深地感叹:这个行业,已经失去了初心。

0 阅读:969
牧童的娱论

牧童的娱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