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 年 10 月 23 日,90 岁的郭汝瑰将军因车祸不幸逝世。他曾是国民党国防部中将厅长,却为我党传递关键情报。车祸一个月后,他儿子收到来自台湾的信,里面只有一张白纸。 1997年10月23日,在重庆江北机场附近,90岁的郭汝瑰将军因为一场车祸不幸的离世。而他的名字或许对许多人而言陌生,但是在隐蔽战线的历史上,他却是一个传奇。 郭汝瑰出生于四川,家学渊源深厚。年轻时,他本可以选择医学或工科之路,却因五四运动的影响,毅然决定投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踏上了军旅生涯。 因为他卓越的军事才华,他在抗战时期迅速崭露头角,成为了蒋介石倚重的将领。武汉会战、淞沪会战、鄂西会战,他的战术才能一次次展现,使他在国民党军中步步高升。 然而,国民党的腐败却让他无比的失望。但是他始终相信,真正能救中国的只有共产党。 1945年,他在重庆秘密恢复与党组织的联系,随后长期向中共提供国军的作战计划,成为影响战局的关键人物。 他向解放军传递了国军在淮海战役的作战方案,这也使得我军提前部署,赢得了战机。他提供了蒋介石在徐州决战的计划,使解放军成功掌握战场主动权。他甚至直接影响了渡江战役,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汗马功劳。 这样一位隐蔽战线的英雄,晚年却极为低调。 尽管享有副兵团级待遇,但他始终住在重庆北碚一套不足80平米的房子里。他从不接受特殊待遇,甚至将国家拨给他研究军事史的经费结余悉数退还。 而他的最大愿望,就是能够看到祖国统一。“看见香港回归了,还想有生之年到台湾一游。”他曾在一次家人聚会中提到。可是,这个愿望最终却未能实现。 就在他去世一个月后,他的儿子郭相操收到了一封来自台湾的信。信封上没有寄件人信息,打开后,里面只有一张白纸。 他的郭相操望着这张纸,心中百感交集。父亲曾经告诉他,黄埔军校的许多同学,后来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有的留在大陆,有的随蒋介石去了台湾。战争让他们分属不同的阵营,但师生情、战友情却从未真正消散。 而这封信,没有责备,也没有怨恨,只有沉默。或许,这是某位昔日的黄埔同学,在多年后的一次无声缅怀。 郭汝瑰的一生,是忠于信仰的一生。他用自己的智慧和胆识,在最艰难的岁月里,为新中国的诞生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的选择,影响了战争的进程,也见证了历史的方向。 郭汝瑰将军虽已离去,但他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坚守信仰、忠诚担当、追求和平统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行。 (信息来源:嗔痴历史官2022-09-04《郭汝瑰去世后,子女收到一封来自台湾的信件,打开后却是无字天书》)
刘伯承:是光杆司令;-贺龙:是原始股东;-朱德:带500警察;-贺龙和朱德,谁是
【8评论】【17点赞】
用户10xxx19
郭将军作为国民党作战厅厅长,他拟定的作战方案,上午报送常凯申,毛主席下午也收到了,郭将军功劳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