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 年喜峰口战役中,张自忠率 29 军与日军展开激烈交锋。我军将士巧妙运用战术,在长城沿线重创日军。激战间隙,士兵李大兴发现一名日军中佐紧抱铁箱仓皇后撤,即便身中数枪仍死不松手。李大兴果断将其击毙,将重达 80 斤的铁箱扛回营地。
战后清点战利品时,张自忠注意到这个裹着军旗的金属箱。掀开箱盖的瞬间,这位久经沙场的名将瞳孔骤缩,内藏日军最新型高倍炮测仪,其精密构造远超当时中国军队装备水平。这种仪器能精准测算射击诸元,堪称炮兵之眼。
"好你个李大兴!" 张自忠激动得声音发颤,"这玩意值八千现大洋!" 按当时物价,这笔钱足以在北平购置三座四合院。然而面对重赏,满脸硝烟的士兵却挺直腰板:"跟着军长打鬼子,要钱作甚?"
这具沾着血迹的仪器后来成为我军破解日军炮兵战术的关键。李大兴拒赏从军的事迹更在军中传为美谈,折射出抗战年代特有的忠勇精神。当张自忠 1940 年殉国时,已是营长的李大兴率部血战七昼夜,用生命践行了当初的誓言。铁箱承载的不仅是军事机密,更是一个民族不屈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