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2月11日 《汉语拼音方案》颁布实施 1958年2月11日,《汉语拼音方案》正式颁布实施,以下是关于这一事件的详细介绍: 一、背景与历程 * **方案制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汉字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至1957年由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 * **方案讨论与批准**: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讨论了国务院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关于汉语拼音方案草案的议案,以及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吴玉章主任关于当前文字改革和汉语拼音方案的报告,并批准了汉语拼音方案。 二、方案内容 * **拉丁字母与附加符号**:《汉语拼音方案》采用拉丁字母,并用附加符号表示声调。 * **功能与用途**:该方案主要用作帮助学习汉字和推广普通话的工具。 三、实施与推广 * **教学应用**:汉语拼音方案首先在师范、中、小学校进行教学,以积累教学经验。 * **出版应用**:同时,在出版等方面也逐步推行汉语拼音方案。 * **完善与发展**:在实践过程中,继续寻求方案的进一步完善。 四、意义与影响 * **普及国民教育**:汉语拼音方案的实施对于普及国民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 **扫盲运动**:在上世纪50年代的扫盲运动中,汉语拼音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全国拼音扫盲的高潮。 * **语言文字工作**:汉语拼音方案与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共同成为语言文字工作的三大任务,为中国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1958年2月11日《汉语拼音方案》颁布实施 1958年2月11日,《汉语拼
靖柏玩转过去
2025-02-11 08:29:1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