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3年2月11日 一代名相魏征逝世 魏征(现多作“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巨鹿郡下曲阳县(今河北省晋州市鼓城村附近)人,是唐朝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被后人誉为“一代名相”。以下是对他的详细介绍: 一、生平经历 1. **早年经历**: * 魏征早年曾参加瓦岗起义,跟随魏公李密,但并未得到重用。 * 武德元年(618年),李密被王世充击败后,魏征随李密归降唐朝,并说服李密旧部李勣献地归唐。 2. **仕途发展**: * 归降唐朝后,魏征授任太子洗马,辅佐太子李建成,献策平定刘黑闼。 * 玄武门之变后,魏征归于唐太宗李世民麾下,初授谏议大夫,奉命安抚河北的前太子、齐王旧部。 * 贞观元年(627年),升授尚书左丞。 * 贞观三年(629年),迁为秘书监,参预朝政,校定古籍。 * 贞观七年(633年),改任侍中,负责门下省事务。后累授左光禄大夫、太子太师,封郑国公。 3. **去世与身后荣誉**: * 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征去世,享年六十四岁,获赠司空、相州都督,谥号“文贞”。 * 随后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四位。 二、政治贡献 1. **直言进谏**: * 魏征以直言敢谏著称,曾提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等政治主张。 * 他多次直言进谏,推行王道,对李世民的行动及施政产生了极有益的影响,辅佐李世民共创“贞观之治”。 2. **政治改革**: * 魏征主张“薄赋敛”,“轻租税”,“息末敦本”,“宽仁治天下”等,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百姓的负担,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文学与史学成就 1. **文学贡献**: * 魏征在文学上提倡文质并举,反对浮华文风,有助于矫正唐初专尚骈俪的文风。 * 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后世辑存有《魏郑公集》。 2. **史学成就**: * 自贞观三年(629年)起,魏征奉命总撰了唐初八史中的五史,即《周书》《梁书》《陈书》《北齐书》《隋书》。 * 他对各史“多所损益,务存简正”,使这“五史”获得了“时称良史”的称誉。 四、家庭与后代 **家庭成员**: * 儿子:魏叔玉。 * 外孙子:薛稷,唐朝大臣、书画家,与褚遂良、欧阳询、虞世南并列初唐四大书法家。 魏征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直言敢谏的精神以及深厚的文学与史学造诣,成为了唐朝初年的一位杰出政治家和思想家,被后人誉为“一代名相”。
643年2月11日一代名相魏征逝世 魏征(现多作“魏徵”,580年\~643
靖柏玩转过去
2025-02-11 06:22:1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