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考古队开进张家口野外。这里有座荒楼极是奇怪:使劲跺脚,地板会发出咚咚

甜蜜游记 2025-02-10 18:59:28

1999年,考古队开进张家口野外。这里有座荒楼极是奇怪:使劲跺脚,地板会发出咚咚闷响,地下像是空的。而两根棺材钉的出土,则让怪楼的前生往事如云遮雾绕,让人更感离奇。 在河北张家口沽源县城外的草原上,矗立着一座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建筑。这是一座高约15米的青砖楼,历经数百年风雨侵蚀,仍然巍然屹立在空旷的草原上。 墙面上开凿的孔洞和特殊的建筑风格,让它看起来颇像一座古代的碉楼。然而在这片荒芜人烟的草原上,却只有它孤零零地伫立,四周连一处附属建筑的痕迹都看不到。 这座神秘的建筑在当地有个响亮的名字——"梳妆楼"。早在清代乾隆年间编纂的《口北三厅志》中,就有关于它的记载。 在这部地方志收录的一首名为《过察罕格勒》的诗中写道:"號虢河流岸草春,画楼金粉已成尘。青山不管兴亡事,依旧崎岖送路人。"诗后的注释更是明确提到这里是"辽后梳妆楼遗址"。 随着时间推移,关于这座楼的传说在当地民间广为流传。有说这是辽国太后萧绰巡视此地时,特意修建的梳妆休憩之所。 这个传说虽无法考证真伪,但因其富有传奇色彩,在上世纪90年代还被改编成了一部获奖颇丰的历史故事剧。 另一个更为神秘的传说则称,这座楼的地下暗藏密道,直通5公里外元世祖忽必烈的察罕脑儿行宫遗址。传说密道中藏有蒙古铁骑从世界各地掳掠而来的无数金银珍宝。 这个传说并非完全无据,因为站在楼内的青砖地面上用力跺脚,地板会发出"咚咚"的闷响,仿佛下面真的别有洞天。 1999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组建了一支考古队,开始对这座神秘的建筑展开全面勘查。他们希望能揭开这座古楼的真实身份。 考古队在楼的周边进行初步勘查时,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在西侧地表下半米处,考古队发现了青砖铺就的地面和一段残存的墙体,砖块的垒砌方式与梳妆楼完全一致。 考古队在得到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的同意后,开始对梳妆楼内部进行试掘工作。在揭开地面的几块青砖后,他们用探土工具检查了地下的土质。 探出的土样中夹杂着碎砖块,这种现象表明地下的土是人为回填的。这个发现让考古工作有了重大突破。 考古队在厅堂正中开了一个一米五见方的探坑,继续向下挖掘。当挖到30多厘米深时,出现了一些带有云纹图案和绿釉的红色建筑构件。 就在考古队继续深入发掘时,两根铁锈斑斑的棺材钉出土了。这个意外发现彻底改变了考古队对这座建筑的认知。 在加大发掘范围后,考古队发现了一个规模不小的地下墓室。墓室中从东到西整齐地排列着三具棺椁,布局严谨,显示出墓主人非同一般的身份。 中间的棺椁盖子已经被打开,东侧的棺椁上有一个盗洞,只有西侧的棺椁保存相对完好。尽管如此,中棺中发现的实物,却给考古队带来了重大发现。 这具棺材是用一棵直径近一米的大树制成的"树棺"。将大树剖成两半,中间挖成人形,再将死者安放其中。这种独特的葬式正是历史上记载的蒙古上层贵族所特有的埋葬方式。 在清理中棺墓主人遗骸时,考古队发现了一个保存完好的鎏金带扣。虽然带扣上的宝石已经遗失,但上面雕刻的二龙戏珠图案清晰可见。 这个图案在古代是皇族的专属标志,普通官员是不敢使用的。这进一步证实了墓主人与元朝皇室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继续清理墓室的过程中,考古队又发现了多块碑文碎片。这些碎片原本是完整的石碑,但被后人故意凿碎。 在仔细拼对这些碎片后,考古队在其中一块上发现了"襄阔里吉思,敕撰,臣为"的字样。这个名字为确定墓主人身份提供了重要线索。 对东棺的发掘显示,里面塞满了绸缎,还残存着一对金耳环。通过对遗骸的研究,确定这是一位年仅二十岁左右的年轻女性。 阔里吉思的人生经历堪称传奇,他的两次婚姻都与元朝公主有关。他的第一任妻子是忽必烈太子真金的女儿忽答迭迷失公主,也就是他的表妹。 这位年轻的公主就是安葬在东棺中的女子,她在二十岁左右就英年早逝。这种皇室近亲联姻的做法,反映出元朝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而采取的政治策略。 阔里吉思本人的结局也充满悲剧色彩。在三十岁左右时,他率军前往西北平定叛乱,却因孤军深入中了埋伏。面对敌人的招降,他宁死不屈,最终壮烈牺牲。 这座墓葬的发现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这是考古界首次发现完整的元代王族墓葬,为研究元代贵族的丧葬制度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西棺中的七星艺术和中西合璧的棺椁设计,也反映出元代统治者对多元文化的包容态度。这些细节为研究元代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视角。 然而,这座墓葬还留下了一个未解之谜。按照蒙古贵族的传统,重要人物的陵墓都采用"密葬"方式,尽量不留明显的地面标志。 但汪古部却一反常态,在墓葬上方修建了一座如此显眼的高楼。这种做法打破了传统,也为后来墓葬被盗留下了隐患。 这或许与汪古部在当时的特殊地位有关。作为控制着数十万兵马的强大部族,他们有足够的实力保护族人的陵墓。

0 阅读:113
甜蜜游记

甜蜜游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