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奇:这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市场机会!(5)
摘自奇绩创坛 ,作者奇绩创坛
需求的结构、体系和趋势
前面我们讲到,任何技术的发展永远和人的需求挂钩,但我们观察到的一个误区是,不少人为了技术而技术,而不是使用技术去满足人的需求。
这里我们分析一下需求,需求也有它的结构和体系,据此我们可以判断它未来的趋势。
1)C端的需求:用户永远不满足
个人的需求方面,有一个简单的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底层需要温饱,需要安全,更上层需要得到认可等等。
从创新的角度讲,我非常推荐大家一个概念,贝佐斯三年前写给投资者的一封信,他个人的认知是,用户永远不满足。人的需求是永远不满足的,因为总有更好的方法可以去满足得更好。
基于此,我们可以用一个体系来分析,有哪些人的需求,对应会带来哪些技术驱动来创新的机会。比方说,简单从人群、时长、365天、阶段来看,人群可以分为老年人、小孩、职业人士、学生等。基于此,我们可以画一张表,看看每类人每天24小时怎么分配。
从奇绩创坛的角度,我们认为,通讯有非常大的突破空间,特别是基于视频的实时异步通讯,谁先把这个做出来,就可以获得非常大的商业价值。
娱乐,我们认为是会长期增长的刚需,人永远需要打发时间,特别是有意义地打发时间。
教育和医疗,在中国是需求远远大于供给的两个行业,它们非常特殊,人类有很多职业可以选择,这两个职业很特殊,他们都是把人变得更好。
如果让我选一个的话会是教育,只要教育好了,其他一切都会很好。一个国家长期的兴旺发达,永远要在教育上发力。这是特别重要的机会,我们每个人都要关注到这一点。
在C端,从创业的角度,我这里要和大家分享一个想法,就是如何考虑长期深层的需求,好的创业者往往在需求上想得很深,我给大家举几个例子,供大家参考:
案例一:iPhone
今天大家用的现代手机,它起源是2007年苹果的iPhone,那个时候,我在雅虎,乔布斯经常到雅虎来。2007年,第一个iPhone出来的时候,这是一个很差的电话,基本打不通。
第一个iPhone是和AT&T绑定的,AT&T补贴300块,成本600块,上面固定了6款应用,雅虎2个应用,谷歌2个应用,苹果自己做了2个应用,没有什么生态。
我是第一批买了iPhone的人,当时,拿到iPhone的人都会很激动,这是一个定义性的体验,新的时代到了,这个手机不一样。为什么?
2007年的iPhone,它满足人的什么需求?打不通电话,只有6款应用,为什么大家那么激动?核心我认为它是满足了人类随时随地要获得信息的需求,因为人是一个信息动物。
第一个iPhone很厚很重,像一块砖,但是充一次电,至少可以用一天,放在口袋里,24小时随时随地可以获得信息,电脑则不行,因为只有坐在桌子旁边才行。
iPhone开启了定义性的时代,我们可以随时随地,24小时获得信息。总结来说,iPhone底层满足的是人随时随地获得信息的需求。
案例二:电灯
大家都知道爱迪生发明了电灯,但卖了7年卖不出去,找不到应用。历史上曾经试过执行死刑,也行不通。
为什么爱迪生能够改变历史,做出了不起的发明?因为电满足的是人要随时随地转化能源的需求,照明只不过是一种应用。
那个时候大家不愿意买爱迪生的电,理由是油灯也很好用,蜡烛也很好用,照明的需求基本被满足了。但是有了电之后,我们可以有电熨斗、电风扇、微波炉,衣服皱了,转化能源,把它烫平。以前烫衣服怎么烫?用煤炉烧开水去烫。
随时获得能源进行转换,这是最为底层的需求,好的创业者要抓住这种历史性机会,要对人类的底层需求有深度思考和把握。
案例三:特斯拉
我再问一个问题,Elon Musk成立特斯拉,他满足了人的什么需求?他解决了人的什么痛点?特斯拉是满足人的交通需求吗?这早就被满足了,我们有这么多油车。
为什么这一家公司这么特殊,值得我们关注,他满足了什么需求?我认为他满足了人类希望子孙都能够活下去的需求。
没有新的能源,我们其实都知道,高概率我们子孙的子孙可能就无法在地球上生存下去了。这是一个深层的需求,人是一个很特殊的种类,我们不光想自己要活得好,也希望下一代活得好,他们的下一代也要活得好,这样的刚需是需要被满足的。
好的创业者,尤其是真正能够改变世界的创业者,他是要开启这种根本性的创新,需要对需求考虑得很深,把大量人的需求满足得更好。
2)B端的需求:降低成本,增加收入
基于时间的考虑,B端我不多展开讲了,B端也有它的结构,它永远需要降低成本,增加产出,永远需要管理生产、销售、客户、员工、供应链、资金等,企业的信息化,第四产业里面,有大B和小B,大B的需求和小B的需求非常不一样,历史上还没有看到一家公司既能服务好大B,又能够服务好小B。
这里简单讲一下,农业为什么以前没有数字化?
因为农业没法有效地被数字化,即使给你手机,你也无法获取信息,手机作为感知,它没有办法知道水稻是怎么长的,小麦是怎么长的,它必须使用传感器。在农业领域,数字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一起做,人工智能之前农业没有办法数字化,所以这个机会是一起来的,是叠加的。
同时我们需要更多企业数字化的基础,特别是开源技术。
今天的信息工业为什么这么蓬勃发展,主要是过去四五十年沉淀的软件,我们每一个创业项目,每一个新的应用,程序员写的代码不多,因为大部分代码已经有了,都是模组化,所以开源开放非常重要。
第四产业,前面讲的数字化转型,把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一起往上拉,都有机会从 1+1>2 变成 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