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能活到100岁的老人,大部分都是在60岁时,已不常做这3件事 赵大伯刚退休没几年,最近这两年,他明显感觉自己身体大不如前了,连原先整齐的牙齿也开始一颗颗松动、掉落。每次吃饭,他都变得小心翼翼,生怕咬到硬东西把牙弄坏。有一次和好友们聊天,赵大伯感慨道:“都说牙齿好的人能长寿,你看我这60多就开始掉牙了,还不知道能活几年了?”好友老张听到后安慰他:“不用想那么多,不就是掉了几个牙吗?补上就好了,年轻人还有掉牙补牙的呢!” 赵大伯的困惑其实很多人都有:**缺牙的人寿命更短吗?牙齿整齐的老人更长寿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牙齿与寿命:真的有关联吗? 牙齿作为人体重要的咀嚼器官,不仅影响着我们的饮食,还与整体健康密切相关。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医师林宝山介绍,研究发现,70岁以上的人群中,功能牙数量如果大于20颗,七年死亡风险是22%;功能牙数量在10—19颗之间,七年死亡风险是35%;功能牙数量在1—9颗之间,七年死亡风险可达50%,而功能牙数量变成0的,七年死亡风险会高达70%。 这些数据表明,牙齿健康确实与寿命有一定的关联。牙齿掉落过多可能会影响咀嚼功能,进而增加心脏病、中风、消化道癌症等多种疾病的死亡风险。因此,保护牙齿,不仅仅是口腔健康的问题,更是关乎整体健康的大事。 老年人的“毁牙”食物黑名单 老年人想要保护牙齿,一定要远离以下几种“毁牙”食物: 太黏的食物:像年糕、汤圆这类黏性食物,咀嚼时容易黏在牙齿上或残留在牙缝中,从而增加龋齿风险。 碳酸饮料和果汁:碳酸饮料、果汁等饮品中的酸性成分,可能会溶解牙齿表面的矿物质,而其中的糖分则会加速牙菌斑的形成,进而诱发龋齿。 颜色深的食物:可乐、红酒、咖啡、茶等颜色深的食物,可能会在牙齿表面形成色素沉着,导致牙齿变黄变黑。 较硬的食物:经常食用较硬的食物,会加速牙齿的磨损,还可能会导致牙齿敏感或牙齿折裂。 呵护牙齿,从细节做起 很多人觉得老掉牙是正常现象,其实不然。真正导致牙齿脱落的是牙周病、龋齿等口腔疾病。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口腔科主治医师青莹提醒,老年人想要保持口腔健康,要做到以下几点: 注意口腔卫生清洁:坚持每天刷牙,刷牙不仅能及时清除口腔中的残渣,还能促进牙周血液循环。 出现牙齿缺损及时修复:如果牙齿缺损要及时修补,以免影响旁边的牙齿。 多锻炼牙齿:随着年龄的增长,咀嚼肌功能不断下降,老年人可以通过叩齿等方法来锻炼牙齿。 戒烟限酒:吸烟喝酒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会增加牙周疾病、口腔癌等疾病风险,因此要尽早戒烟限酒。 长寿老人的“三不做” 分析长寿老人的生活习惯,我们发现他们在60岁后已经不再做以下三件事: 久坐不动:很多老年人担心运动会出现骨折、跌倒等意外,会选择少动或不动。其实,久坐不动不利于身体血液循环。老年人依然要积极运动,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以促进代谢,增强免疫力。 吃得太饱:俗话说“病从口入”,想要健康长寿,要做到均衡饮食,避免暴饮暴食。饮食上要保证食物多样化,多吃含膳食纤维、维生素等的食物,少吃高油、高脂肪、过于精细的食物。 经常生气:经常生气、过于激动,不利于身心健康。平常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尽量少生气。 牙齿健康确实会影响咀嚼功能和身体健康,因此平常要保护好牙齿,远离一些伤牙的行为。想要健康长寿,还要避免久坐不动、暴饮暴食和经常生气。
凡是能活到100岁的老人,大部分都是在60岁时,已不常做这3件事 赵大伯刚退休没
河西有事
2025-02-10 12:36:4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