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职业稳定性并非“躺平”的保障?吴忠梅书记的观点引人深思! 近日,安徽旌德县委书记吴忠梅在2025年2月7日全县工业发展暨“双招双引”推进大会上提出的有关公务员职业的观点,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吴忠梅书记明确驳斥了“公务员行业安稳论”,指出公务员并非“躺着就能有饭吃”,干部成长要经受“一线的锤炼、千锤百炼”甚至是“生不如死”的考验,强调合格的领导干部需要在基层实践中历经磨砺以提升能力,同时表明公务员职业的稳定性并不等同于安逸性,要用奋斗来支撑个人成长。 从多个方面来看,公务员职业确实具备稳定性。在制度方面,薪资由财政拨款,不存在裁员风险;福利体系包含假期、医疗、教育等优惠政策;社会认可度较高,职业路径清晰。不过,基层岗位的工作压力和责任要求也比较高。 吴忠梅书记的观点是正确的。在政策导向方面,近年来国家强调“干部队伍能力建设”,要求公务员深入基层、直面挑战,她的言论与之高度吻合,并且当下经济发展对干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躺平心态已经不合时宜。从现实案例来看,公务员队伍中存在的违纪、腐败等问题,印证了“缺乏锤炼的干部容易失守底线”,“锤炼论”具有预防意义。从职业发展逻辑来讲,公务员的稳定性虽然是制度优势,但个人成长需要主动作为,旌德县的发展需求以及吴忠梅书记自身的晋升经历都是例证。 在争议点和疑问回应方面,吴忠梅书记并非否定公务员职业的稳定性,而是反对将其等同于“不需要努力”,乡镇公务员面临的财政压力就是稳定性伴随着责任的体现。2025年经济环境的变化对公共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铁饭碗”思维已经不适应发展需求,同时公务员考核趋向动态化,“能上能下”的制度削弱了“躺平”的可能性。 总的来说,吴忠梅书记的观点具有政策上的正确性和现实的合理性,符合国家干部队伍建设的要求,强调实干精神,也破除了“求稳即安逸”的误解,引导公众理性看待公务员职业,认识到虽然有制度保障,但个人成长仍需在挑战中实现。 公务员就要努力 热议考公之事 考公就上 公职效率 比考公都认真 聊聊公考人生 说说考公的事儿 遴选有问必答 聊聊公考之路
你在哪一刻体验到了真正的贫富差距
【2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