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灯校长”张桂梅,为了偏远山区的孩子能走出大山,她把自己变成了“拼命三娘”

不负此生哇 2025-02-09 10:55:08

🌹“燃灯校长”张桂梅,为了偏远山区的孩子能走出大山,她把自己变成了“拼命三娘”。她的故事有多感人? 2021年6月29日,当一位身材纤弱、手缠绷带的女士,被搀扶着走进人民大会堂前,接受国家授予的“七一”勋章时,许多人才知道她叫张桂梅。 作为一个贫困山区的校长兼教师,她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为了大山里的孩子能上起学,考上大学,她呕心沥血,帮助2,000多个学生圆了大学梦!被人们誉为“校长妈妈”、“燃灯校长”、“拼命三娘”。 张桂梅年轻时,从牡丹江不远万里,来到云南支教,在这里她遇到她一生的挚爱董玉汉。夫妻二人志同道合,在教育战线上,各自发光发热,付出青春和汗水。但平静的生活,却因为丈夫的一场大病戛然而止。 丈夫患了胃癌晚期,张桂梅顿时感到天塌了。为了挽救丈夫的生命,她陪着他四处求医。然而,最终丈夫董玉汉于1996年去世,夫妻俩共同生活才6年。从此,张桂梅遭受了沉重打击! 为了逃避失去挚爱的痛苦,她选择调到了偏远中学,担任初三的班主任,继续全身心投入到教育工作当中。 有一次,新学期开学,一位家长步行来到她面前,把手里一塑料袋的零钱,一古脑儿倒出来。张老师一看,最大面额的的才五毛。这位家长诚恳地说:“张老师,我来交书费。就这些,不够了,我回去再凑。” 家长走后,张桂梅数了数,一共才五十块零三毛,少一百块,她默默给添上了。 有一位女生,对张老师说:“我想读书,可我妈不让我读。要我嫁人。” 因为看到很多这样贫困的家庭,张桂梅感到很痛心!她不忍心让孩子们断送学业,过早结婚生子,过着一眼望到头的日子。她要让这些孩子飞出去。所以,她决定办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学校,把山里的女孩子都招进来。 她的想法得到了上级的支持,丽江市政府和华坪县委,各拿出100万元资金资助她办校,社会各界也纷纷捐款。这给张桂梅带来了极大的动力! 教学楼建成后,招进来一百名女生,十多位男女老师。但是,薪资却和别处的高中待遇相差甚远,而且条件也很差。围墙没有,食堂没有,公厕没有,只有孤零零的一栋小楼。 女老师要和学生住在一起,一个大房间将近60人。男老师住在楼梯底下的阁楼里。 在这种条件下,张桂梅却憋足了一股劲儿,对师生要求得特别严。每天早上5:30起床,夜里12:20分休息。中午还要加40分钟的课。她的口号是三年上北大、清华。 很多人背后笑她傻,说她吹大话!接着,新老师们很多不适应,不到两个月,17位老师辞职9个。再接着,学生也不断地流失。 张桂梅顾不得老师们离开,她步行十多里,钻进大山里家访。结果那些辍学的学生家长,对她的态度特别恶劣,当面骂她:“你办的什么破学校,我家能贷得起款,就不读你这个破学校!” 张桂梅这下彻底认输了。她去找政府说:“对不起!我没把工作做好。给你们添麻烦了。” 然而,当她把师生的档案捋好,准备办接交手续时,惊奇地发现,留下的8位老师中有6位党员,她猛然觉醒! 她把这几个老师召集起来,坚定地说:“抗日战争时期,阵地上有1个党员,他都不会让阵地丢失的。这里是党的扶贫阵地,我们6个党员把它丢了,还算什么党员?”几位老师听后,面面相觑。 于是,他们在墙上画了一面党旗,把誓词写在上面。郑重地进行宣誓!当时,大家都激动地流出了热泪。从此,同事们好像浑身都增添了无穷的力量,再也没人辞职了。 2011年,高考成绩下来,整个社会都被震惊了,本科率上线100%,有些家长喊着:“共产党万岁!”老师们有的哭,有的笑,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这让曾经质疑张桂梅的人都闭上了口。截止到2023年,走出大山的孩子,已经超过2,000人。   长期的高负荷工作,张桂梅的身体早已被透支,在患有23种疾病的情况下,她强忍着病痛的折磨,努力拼搏,创造着一个个奇迹。 她把工资、奖金、以及社会捐助的诊疗费的大部分,累计100多万元都捐出来,用在买教学设施、扶贫济困上。 她依靠药物与病魔进行了多年抗争,全身心地为教育工作燃烧自己的生命。她常年忍受着对亲人的思念,却顾不上回老家探亲,连自己的哥哥、姐姐去世,都没有赶回去见最后一面。 很多人说她为了荣誉,丢掉了亲情。亲人们也不理解她。她自认为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 但是,一想到那些被送走的学生,她又感到很欣慰。她说:“让孩子们飞出大山,用教育阻断贫穷。我会坚守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张桂梅的事迹传出后,感动了无数人!她先后获得了政府颁发的40多项荣誉证书。2021年,她获得了中共中央颁发的“七一”勋章。 如今67岁高龄的张桂梅,依旧每天坚守在学校。她用生命诠释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张老师是教育界的一面旗怾,她的事迹,让我们流泪,她的身体让我们痛心,她能做这样的伟绩,是中国的第一!祝福她身体健康,晚年幸福!

0 阅读:20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34

用户10xxx34

1
2025-02-09 12:19

出发点是好的。但凡事更应顺其自然。飞出大山未必好事,很多家境贫寒的孩子考上大学后反尔背付着沉重债务,如果毕业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会更麻烦的。时代不一样了,随着人工智能的大力推广,将来很多人会没事可做。在大山深处干的农活林活轻松快乐与世无争也未必不好。

不负此生哇

不负此生哇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