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一位东北高校教授卖掉了在北京的房子,带着全家移居美国,在离开前,他愤怒地表示:“中国文化太低级,我要让儿子彻底成为100%美国人。”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徐思远曾是东北某高校的知名教授,经济学领域的专家,他的学术成就获得了广泛认可,在国内学术界拥有着一定的声望,可他内心的梦想和对美国生活方式的向往,让他做出了一个看似“光明”却充满风险的决定。 那就是移民美国,彻底放弃国内的一切,追寻在美国学术界和社会中的理想位置,2018年,徐思远与妻儿一起,卖掉了在北京的房产,搬到了美国,他原以为通过自己的知识和才华,能够顺利融入美国社会,重新定义自己的学术价值。 尽管在中国有着相对高的学术地位,但在美国,他的学历和经验似乎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他的学术成就未能引起美国学术界的兴趣,简历不断遭遇拒绝,曾经备受尊敬的教授身份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屡屡遭遇的生活困境。 在美国,徐思远发现自己不再是那个可以自由表达自己学术思想的学者,反而被迫转行做起了外卖送餐员,曾经的高高在上的知识分子,如今骑着电动自行车穿梭在大街小巷,艰难地维持生计。 这一巨大的身份转变,让他感到深深的失落和焦虑,曾经的理想主义者,逐渐变得消极和愤怒,开始质疑自己的选择,甚至产生了对中国的极端不满。 这种情绪逐渐从私下的不满发展成了公开的抨击,他开始对中国社会进行严厉批评,认为中国的文化、教育体制、社会结构都使得个人无法实现自我价值,更为极端的是,徐思远开始宣称自己的孩子将不再学习中文,也不再过中国的传统节日,要让他们成为“纯正美国人”。 这番言论震惊了中国网友,也让他与原本的亲友、同事逐渐疏远,徐思远在美国的生活和学术生涯并未如他所期待的那样顺利,他在一次学术会议上深刻体验到西方学者的冷漠和轻视,自己在国内取得的成就似乎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 他本以为移民美国是追求自由和更好生活的通途,但现实的碰撞让他迷失了方向,渐渐地,徐思远的理想化美国梦逐渐破灭,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失望和自我否定。 他开始强烈地反思自己当初的选择,怀疑自己是否真的适合美国的社会,曾经的雄心壮志,在这一连串的挫折面前显得如此脆弱,为了缓解内心的痛苦,徐思远将所有问题归咎于自己的“中国血统”。 他开始对中国进行极端抨击,认为自己之所以未能在美国成功,正是因为背负了“中式”的桎梏,他的言论逐渐激烈,甚至公开表示自己和家人已完全融入美国社会,再也不打算回国,徐思远公开宣布,自己不再是中国人,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继承中国文化。 这种极端的态度并未帮助他融入美国社会,反而让他与周围的人更加疏离,无论是在美国的学术圈,还是普通社会,他的激进言论总是成为争议的焦点。 美国社会的接纳度并未因他的“脱中入美”而有所提高,反而让他更深刻地意识到,即使他改变了外在的身份,内心深处的文化认同问题依然无法逃避。 随着时间的推移,徐思远的情绪变得更加复杂,他开始反思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么,在经历了事业低谷、文化隔阂、情感困境之后,他逐渐意识到,自己的根深深扎在中国文化的土壤里,无论他多么努力地想要脱离,它依然无法抹去。 最终,徐思远逐渐找到了一种平衡,他不再极端排斥中国文化,也不再盲目追求美国式的成功,而是开始接受自己既是中国人,又生活在美国的事实。
这个观念你赞同吗?
【1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