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MP:研究:中国可通过磁尾流跟踪探测美国海狼级潜艇——
对于在中国附近海域作业的美国潜艇而言,绝对隐身的时代可能即将结束——每次出现一个磁波纹。
西北工业大学(NPU)的研究人员声称,他们开发了一种突破性的方法,通过利用水下船只尾流产生的磁场,可以探测到即使是最安静的水下船只——这一发现可能会重塑海战。
在副教授WangHongLei的带领下,该团队模拟了开尔文尾流,即潜艇在水中穿行时产生的V形表面扰动。这种尾流之前曾用于雷达图像探测,当海水离子(受船只运动干扰)与地球地磁场相互作用时,会产生微弱但可探测到的磁场。
研究人员利用数值模拟量化了这些磁特征如何随潜艇的速度、深度和尺寸而变化。例如,速度提高2.5米/秒可使磁场强度增加十倍;深度减少20米可使磁场强度增加一倍;较长的潜艇产生的磁场较弱,而较宽的船体会放大磁场。
对于以24节速度和30米深度行驶的海狼级潜艇,尾流磁场达到10⁻¹²特斯拉——“完全在现有机载磁力仪的灵敏度范围内”,Wang和他的同事说。
该团队的方法于12月4日在同行评审的《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上详细介绍,他们利用了一个关键的漏洞:“开尔文尾流无法消除。”
与现代潜艇通过隔音涂层和泵喷推进来躲避的声学探测不同,Wang教授的团队表示,磁尾流在潜艇通过后会持续很长时间,在海洋磁结构中留下“足迹”。
这项研究的紧迫性与2021年海狼级潜艇康涅狄格号在南海搁浅的事件相呼应。虽然美国海军将碰撞归咎于未知的海山,但这一事件暴露了在有争议海域进行隐形行动的风险。
海狼级潜艇因其能够潜入深海并跟踪目标数月的能力而被称为“沉默杀手”,它们携带大量战斧导弹和鱼雷,可能对解放军海军和中国沿海基础设施构成严重威胁。
虽然没有一种技术可以保证潜艇被探测到,但中国正在将磁跟踪编织成一个更广泛的“杀伤网”,其中包括声学阵列、卫星、无人机和融合数据流的人工智能算法。
“未来在于将物理学与人工智能融合,”一位驻北京的海洋科学家表示,由于这个问题的敏感性,他不愿透露姓名。“磁尾流为杀伤网增加了另一层——这是一个连鬼魂都会留下痕迹的系统。”
飞扬军事[超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