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朴槿惠终身未婚,原来她心中的理想标准,竟是一位“中国人” 朴槿惠的母亲从小便以无私且温柔的爱给予她极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伴随她的一生。母亲的言传身教不仅严厉,也充满了责任感和谨慎。记得在朴槿惠年幼时,母亲总是严格要求她,许多玩具不能要,上学不能坐车,不能让同学们知道自己的身份。她必须比同学们更加努力,时时刻刻都要保持正直和谦逊。 母亲常常告诉她,“成绩的好坏没有关系,重要的是每时每刻都要保持正直的心态。”然而,二十二岁那年,母亲的生命戛然而止。母亲被一个叫文世光的杀手误伤,文本想刺杀时任总统朴正熙,却不幸命中了朴槿惠的母亲陆英修。这一切让朴槿惠彻底失去了母亲的陪伴和指导,但她并未被打倒。 在朴槿惠的一生中,母亲传授给她的责任感与谨慎始终贯穿其中。她深知自己的身份与责任,并常常思考如何为社会做出贡献。在她竞选期间,有一个细节让人印象深刻。一次,村里的一位大婶邀请她吃面条,朴槿惠原本因为不想打扰大婶们的欢乐时光而拒绝了。然而,大婶们一脸失望,最终朴槿惠还是答应了她的邀请。当她吃完面条准备离开时,她表示:“谢谢您的招待,可是我现在没什么东西能送您当回礼,下次经过这里时,我一定拿些饮料过来。” 后来,朴槿惠在一次外出时遇到了一位奶奶,这位奶奶认出了她并说:“我知道你是谁,和你妈妈长得很像,陆女士生前做了很多善事。即便其他人已经忘记了她,我这个老人绝对不会忘记她。”奶奶接着问:“拉电线到这个小村子的人是你爸爸吧?”随后,奶奶从口袋里掏出了几张揉成一团的钞票,递给朴槿惠当作零用钱,尽管她婉拒了,但奶奶依旧坚持将几千元塞到她的手中,最后还叮嘱她:“振作点,往后的日子还很长。” 2021年12月,在经历了将近5年的牢狱生活后,韩国前总统朴槿惠终于重获自由。这位曾经呼风唤雨的韩国首位女总统,选择了一种近乎隐居的生活方式。她搬到了位于大邱市的私人住所,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偶尔会在附近的公园散步,或是在家中阅读、写作。 步入古稀之年的朴槿惠,仍然保持着独身的状态。在韩国这个传统观念较重的社会里,一位政治家族出身的女性选择终身不婚,着实引发了不少议论。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她的心目中,竟然一直有一个特殊的"情结"——她对中国三国时期的名将赵云怀有特殊的敬慕之情。 这并非是坊间的传言。在她政治生涯的早期,朴槿惠就曾经在公开场合表达过对赵云的推崇之意。她坦言,自己对这位千古名将"情根深种"。不过,这种"情根深种"并非常人理解的儿女情长,而是对赵云人格魅力的由衷敬佩。 赵云在历史上的形象,确实与朴槿惠的从政理念有着诸多呼应之处。这位蜀汉名将以其足智多谋和胆识过人而闻名于世,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在纷乱之际保持清醒。这些特质恰恰是朴槿惠在其政治生涯中一直追求的品格。特别是在她担任总统期间,她常常强调领导者应当具备的智慧与担当,这与赵云的形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朴槿惠的生活一度进入了平静的时期。在这段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她几乎没有参与任何社会事务,唯一的角色是岭南大学的理事长。这个时期,她找到了真正的内心平静,不再因外界的事物而波动。她回顾自己曾经的经历,感叹道:“过去我刻意模仿父母的生活,但现在我明白了,一个有深度的灵魂,是需要通过思想的探索和人生的磨砺来完成的。” 1989年,朴槿惠的弟弟朴志晚因毒品问题被拘捕,尽管身为姐姐的她能够出手相助,但她选择保持距离,并未探望他。对此,妹妹朴槿令曾指责她冷血无情,而她却回应道:“‘反者道之动’,任何事物发展到极端,总会走向另一个极端,他能够自救。”此事令姊妹关系紧张,妹妹成为她政治生涯中最强烈的反对者之一。 到了90年代中期,韩国的经济处于低谷,各种思潮蔓延,民众普遍感到政府无力应对经济危机。在这种背景下,进行的一项关于“韩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总统”的民意调查中,朴正熙的得票率高达70%。此时,朴槿惠再次走出隐居,决定参选国会议员,并成功当选。这一胜利为她日后竞选总统铺平了道路。 朴槿惠最终当选为韩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总统,她的父亲朴正熙曾创造了“经济奇迹”,因此大家对朴槿惠的领导能力充满了期待。然而,朴槿惠并未实现竞选时的承诺,韩国经济的增长始终低迷,未能突破3%的大关。在一些关键决策上,朴槿惠并未充分听取国民意见,尤其是在萨德部署问题上,她的草率决定让韩国陷入了外交困境,民众对她的执政能力感到失望。 2024年,她出版了自己的回忆录《穿过黑暗走向未来》,并在大邱市举办了发布会。她回忆起在狱中的生活,讲述了初进看守所时的艰辛。她提到,刚进监狱时,她被严格监控,甚至连私人空间都没有。朴槿惠在回忆录中未用“差”或“不满意”这样的词语,但字里行间传达的意思却让人感受到她对这段经历的不适。
难怪朴槿惠终身未婚,原来她心中的理想标准,竟是一位“中国人” 朴槿惠的母亲从
运赛过去
2025-02-07 19:31:58
0
阅读: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