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在岳父的坚持下,31岁的阎锡山迎娶年仅14岁的小妾徐兰森,新婚之夜,他坦言:“我和原配是真爱,你只负责传宗接代。”小妾后来育有五子一女,但阎锡山最终却与原配徐竹青分居,家庭关系日渐紧张。 阎锡山出生于山西五台县河边村,家族以经商为业,拥有一定田产。幼年接受私塾教育,9岁习读经典,14岁辍学后协助父亲经营放贷业务,积累家族财富。1897年,家族为其择妻,迎娶出身相当的徐竹青,尽管她年长六岁,但这桩婚姻得到双方家庭认可。婚后,两人感情深厚,然而多年未能生育,使得家族承受巨大压力。 面对传统社会纳妾以延续香火的普遍做法,阎锡山因深爱妻子,选择陪同徐竹青前往医院检查,确诊她因身体原因难以怀孕。尽管外界压力不断,他始终未考虑纳妾,并努力维护夫妻关系,使徐竹青免受指责。在长达17年的婚姻生活中,尽管无子,两人始终相互扶持,感情深厚。 然而,在岳父坚持下,阎锡山最终娶妾以求子嗣。徐兰森入府后,家族安排她以徐竹青“姐妹”身份自居,所生子女均称徐竹青为母。徐竹青也悉心抚育这些孩子,使家庭一度维持和谐。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裂痕逐渐显现。1931年,阎锡山一家短暂重聚,徐竹青意外发现四子、五子私下称徐兰森为“妈妈”,违背了当初的约定。这一发现使她深感背叛,愤怒之下砸碎玻璃,哭泣整夜。翌日,她毅然搬回太原,从此与阎锡山分居。 尽管夫妻关系破裂,阎锡山仍对徐竹青保持尊重。在社会活动与家族事务中,他依旧让她以正室身份出席,以示维护。然而,家庭矛盾并未终止,徐兰森所生子女接连遭遇变故。长子、三子早逝,次子亦英年早夭,唯有四子移居美国较为安定,而五子则因婚姻问题引发更大争议,家庭关系愈加疏离。 1928年,阎锡山携徐竹青赴南京出席重要会议,并与蒋介石夫妇会面,体现其在阎家中的特殊地位。两年后,中原大战失败,阎锡山被迫流亡,徐兰森与子女辗转迁徙,而徐竹青则留在太原。1946年,徐兰森病逝,阎锡山未再纳妾,家庭矛盾逐渐平息。 晚年,阎锡山与徐竹青关系缓和,二人移居台湾,恢复往日交流,重拾昔日情感。1960年,阎锡山去世,四年后徐竹青亦离世,最终合葬台湾,结束了这段历经波折的婚姻。
1914年,在岳父的坚持下,31岁的阎锡山迎娶年仅14岁的小妾徐兰森,新婚之夜,
墟史往事啊
2025-02-07 18:15:51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