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3年,李承乾的谋反计划败露,李世民质问他:“你身为太子,为何还要谋反?难道你

墟史往事啊 2025-01-26 15:51:35

643年,李承乾的谋反计划败露,李世民质问他:“你身为太子,为何还要谋反?难道你急于篡位?”李承乾深知自己已经难以保住太子之位,便直言回应:“我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不愿步前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的后尘。”李世民一听到这两个名字,愤怒地拍案而起:“朕问你为什么谋反,与你父兄的命运有何关联?”李承乾毫不退缩,反问道:“父王偏袒魏王,朝中议论纷纷,您竟让魏王住进武德殿,这让我如何自处?”李世民无言以对,只得赦免李承乾死罪,但将他贬为平民。与此同时,李承乾的同谋李祐被赐死。李承乾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子,619年生于太极宫。他自幼聪慧,受到父王的宠爱与器重,五岁时便有了儒学导师。李世民在他年少时便让他开始参与朝政,十二岁时便让他旁听审案。626年,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取帝位,李承乾被封为太子。李承乾为人仁爱,深得民心,但也有体弱多病的一面。李世民十分担心他能否胜任太子之职,于是特意减轻了他的学习负担,让他只需学习孔颖达的古籍,并且早早让他处理政务。然而,李承乾继位后变得傲慢不驯。因其父王宠爱魏王李泰,李承乾心中愈发不满。他认为父王对李泰过于宠爱,甚至超过了自己,导致了他内心的不安与反感。李承乾还因与男宠太常乐人的私情被李世民发现,怒火中烧的李世民杀死了太常乐人,而李承乾因此悲伤至极,不久便陷入了严重的情绪低谷。642年,李承乾与魏王李泰联合谋反的计划被揭露,李承乾被指控谋反,但李世民虽然不想亲手杀子,最终还是决定将李承乾贬为庶民,流放至黔州,剥夺了他的太子之位。李承乾在黔州度过了余生,直到645年去世。而他的孙子李适之在唐玄宗时期曾官至宰相,但最终也因李林甫的权谋陷害,选择了自尽。《旧唐书》记载了这段父子间的悲剧,反映出李世民在权力斗争中的无奈与李承乾命运的悲哀。

0 阅读:1
墟史往事啊

墟史往事啊

文史著作有开始也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