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传》品读:系辞上传第一章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天地是由乾坤而定的,《周易》就是乾天坤地,至于尊卑就是指乾动始坤资成而已。 卑高以陈,贵贱位矣。 高低本是自然形态,所以贵贱之义也可只就位置而言,与尊卑相联,则社会伦理化了,这是传统中国文化天人合一、人顺奉天的宇宙化映射。 动静有常,刚柔断矣。 动静往往是体用的象征,后面说:“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但也可以只在用上讲,动,阳、刚、乾;静,阴、柔、坤,是说动静有常是由刚柔变化而判定的,《易传》解卦一直是刚柔中正为方向。动是易(变),动静起用则是不易(常),从易中看不易。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方字解释比较麻烦,以卦象来说,无非位与时,方就解释为方位,它不会随意变动,总是相应于某种可归类的范畴,比如南,东南西南正南还有它们之间的偏差,但总归是南,64卦中表示南有很多类象。物以群分与方以类聚作互文看,合起来,同类不聚、异族不分就是吉凶的根源,也就是时位不当(无论宇宙还是人生)。未济卦说:“君子以慎辨物居方。”同人卦说:“君子以类族辨物。”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天象,晨昏阴晴寒暑;地形,春秋花果盛衰。一个象一个形,都是可以观察到的变化。“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 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 可以简化为乾坤两卦的核心作用,就是资始资生、流形咸亨。 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化天道于日用伦常:日月寒暑男女,由此说明道不远人,故有易简之论。 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 以乾坤之大德说易之大用。乾,阳,健,动,光明,如天悬日月,恒常而易知;坤,阴,顺,凝,厚重,如地生万物,变化有时而易从。能效天道及于人事,乃圣人对后学的希冀。 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关键是成位,得天下之理而人可成其德成其业,人不愧于三才之列(赞育天地)! 此章为开篇总纲,所以天道人道地道混一而言,归一于天道。注意一下:为何没有提到阴阳及气?后面会提到天之道立阴与阳,地之道立刚与柔,人之道立仁与义,孔子只说刚柔,效法天地之意。其实,孔子注重的是人道,说天地之道只是为人道张目,易乃天地位定后的事,所以直接一句乾坤定矣,了却瓜葛。尊卑贵贱在于位,动静吉凶在于时,形象聚分在于爻(交,变化),这个是孔子彖传的基本原则,是相对程式化的。我们发现,一系列的对反之词并无辩证意谓,它们之间只是对称关系,体现在卦上为综卦,相反者为错卦。
《易传》品读:系辞上传第一章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天地是由乾坤而定的,《
袁连法爱文学
2025-02-06 21:45:0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