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敢对中国动武!"若非临终视频意外公开,恐怕绝大多数国人都不知晓这位功勋卓著

广瓦下州 2025-02-06 18:48:18

“没人敢对中国动武!"若非临终视频意外公开,恐怕绝大多数国人都不知晓这位功勋卓著的”两弹”专家,2012年,在生命最后时刻,面对医护人员的劝告,他坚定地回应:“我不能躺下,躺下了,就起不来了!"这位至死不渝的爱国者,正是爆炸力学领域的泰斗--林俊德院士!

1963年对很多人来说是平凡的一年,但对于当时只有25岁的林俊德却是人生的转折点,他接到了一个改变命运的命令去执行一项绝密任务,任务的内容是什么?去哪里?这些都是未知数,唯一确定的是从那一天起他将从公众的视野中消失,开启一段长达50多年的隐姓埋名的人生。

此后林俊德的名字与中国的核试验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在中国核试验的早期,几乎一切都是从零开始,林俊德加入的团队负责研制核试验冲击波机测仪器,这项技术在当时的中国几乎一片空白,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参考,甚至连基础的资料都极其匮乏。

为了突破技术封锁,他和同事们想尽办法,从公开的报纸杂志中搜集只字片语的信息,凭借着对物理学原理的理解和无数次的试验,硬是造出了用于记录核爆数据的仪器,这可不是简单的修修补补,而是从无到有的创造。

在所有科研工作者不懈的努力下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终于研制成功,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消息震惊世界,但这不仅仅是一声巨响,更需要确凿的数据来证明。

林俊德和他的团队研制的仪器,精确地记录了核爆的各项关键参数,为这次核试验的成功提供了有力证据,相比之下即使是英美等核大国,在早期的核试验中也未能做到如此完整的数据记录,林俊德团队的贡献,无疑为中国核事业的起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此后的几十年,林俊德的名字始终与罗布泊的马兰基地联系在一起,他参与了中国全部45次核试验,每一次都亲临一线,收集珍贵数据,为了获得更精确的数据,他总是要求离核爆中心更近一些,再近一些,全然不顾危险。

1996年中国宣布暂停核试验,对林俊德来说这并不是事业的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他投身于核试验人才的培养,将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传授给年轻一代,先后培养了23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为中国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2年5月4日,林俊德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这个消息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晴天霹雳,但林俊德的反应却出乎意料,他拒绝了手术治疗,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对他来说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他开始与时间赛跑,争分夺秒地工作,整理研究资料,希望在有限的生命里,把自己毕生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留给后人,即使病痛缠身他依然坚持工作,不肯浪费一分一秒。

2012年5月31日,林俊德的身体状况急转直下,已经虚弱到无法坐立,医生都劝他要躺下休息,但是林俊德却说“我不能躺下,躺下了,就起不来了。

在医院的病房里他依然放不下手中的工作,并请求医生将办公桌搬到病房,他颤抖着双手,努力地操作着电脑,眼睛已经看不清屏幕上的字,却依然坚持着,在生命的最后10个小时里,他断断续续地工作了72分钟,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没人敢对中国动武!”这句掷地有声的话语,不仅是林俊德的底气,更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爱国奉献,什么是科技强国。

2012年,林俊德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2018年,中央军委批准增加“献身国防科技事业杰出科学家林俊德”为全军挂像英模,他的名字和事迹将永远铭刻在中国人民心中。

0 阅读:85

评论列表

梦想哥哥

梦想哥哥

2
2025-02-06 20:26

[大哭][大哭][大哭]

猜你喜欢

广瓦下州

广瓦下州

一起侃侃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