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圈了!”贵州贵阳一男子,给朋友转账15万,为了安全起见,先转1.2万试试,朋友确认收款后,又继续转账剩余13.8万元。万万没想到,男子一时疏忽把钱转到前同事账上,前同事确认收到转账后,发现账上就剩4.7万,其余转账都被银行扣房贷了,前同事认账却无力偿还,男子苦不堪言,要拿回自己的钱,却不知道该起诉谁!
(参考信源:百姓关注;大象新闻)
贵阳的张先生,估计这几天肠子都悔青了,本来想给朋友老龙转15万,结果手一抖,13.8万落到了前同事周某的口袋里。
更要命的是,这钱进了周某的账户,就像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张先生和老龙已经认识多年,两人从大学时代便是无话不谈的朋友。
那时张先生刚开始做生意,而老龙则在一家广告公司做创意设计,虽然两人的职业发展轨迹有所不同,但他们的友情却一直维系得很好。
无论是张先生创业初期的资金困难,还是老龙遭遇的感情挫折,彼此总是能在对方最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帮助度过难关。
这次,老龙向张先生求助,表示自己公司突然出现了一些紧急的现金流问题,需要一笔资金来应急。
老龙的公司在这个行业中小有名气,但近期市场的萎缩和资金链的紧张让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他没有想到能找到别人求助,尤其是像张先生这样一位老朋友,但在几次尝试通过其他途径解决未果后,他才鼓起勇气拨通了张先生的电话。
“兄弟,真不好意思,我现在有点麻烦,能不能借我点钱周转下?”电话那头,老龙的声音显得有些急切。
张先生听后并没有立刻答应,而是稍微沉默了一下。
两人的关系好,自己也不愿让老龙陷入困境,但是这么大一笔钱,他心里也有些犹豫。不过,想到两人曾经的相互帮助,张先生很快决定,还是帮一把比较好。于是,他马上回复道:“没问题,你需要多少钱?先告诉我,我先转一部分过去,剩下的稍后。”
张先生挂了电话后,马上开始着手准备转账。他本打算将这笔款项分成两笔转给老龙,一方面是为了自己资金的灵活运作,另一方面,也避免一次性转账过多让老龙感到压力太大。
他清楚,老龙的性格虽然刚强,但心里一直有些不愿意麻烦朋友,尤其是涉及到金钱方面。
第一笔1.2万顺利到账,确认无误后,他开始了第二笔13.8万的操作。
可能是因为朋友和前同事名字里都有个“龙”字,张先生鬼使神差地点了周某的名字,13.8万巨款就这样转错了人。
张先生发现转账出错后,立刻给周某打了电话。
周某也挺爽快,表示愿意退钱。
可是,当周某准备转账时,才发现账户里只剩下了4.7万多。
原来,周某的房贷已经拖欠了两年,银行逮着机会,直接扣除了9.1万多元的欠款。
这下,张先生傻眼了,报警也没用,警察也表示爱莫能助。
他觉得银行的做法不太对劲,那钱既然不是周某的,就应该还给他。
尽管钱的来龙去脉清晰可见,但这13.8万就像人间蒸发一样,大部分变成了周某的“合法”欠款,最终落入了银行的口袋。
张先生的故事,在网上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
目前,张先生面临的困境是:追究周某的责任,可能收效甚微,对方能欠银行这么多钱,他的钱肯定很久才能要回来。
追究银行的责任,又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
这起事件,暴露出法律在处理此类问题上的不足,也引发了人们对于银行责任的思考。
对此大家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