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故事:
中药“漏芦”的来历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东北松花江畔住着一位女大夫,她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心地善良,经常给百姓免费治病,深得百姓的喜欢。
一日,女大夫上山采药的途中,遇到一位患乳痈(乳腺炎)的患者。
在看病的过程中得知,这位妇女刚刚做了母亲,由于乳汁排出不畅通,导致饿得哇哇直哭,面黄肌瘦的,这位妇女也是急得一直哭。
女大夫知道,如果不赶紧将这位妇女的乳痈治好,那她的小孩就会有生命危险。
于是,她看了看刚采的药材,没有发现能治疗乳痈的,正在焦急之时,她看到路边有一种开着紫色花朵的植物。
于是,她便随手将这个植物拔起,放在嘴里尝尝是苦味的。
她想到,中医里很多味苦的药都能治疗火毒壅盛的疾病,便将这种草药连根捣烂敷在患处。
并嘱咐这位妇女回去按照她的方法将这种草药外敷和煮水喝,没几日这位妇女的乳痈就好了,而且乳汁也通畅了,比以前的汁水更多。
女大夫得知这种草药有治疗乳痈和通乳的功效,便欣喜若狂,以后凡是遇到这样的病人,用这种草药来治疗都有效,便称这种草药为“漏乳”。
后人觉得这个名字不雅,便改其谐音称为“漏芦”。
于是中草药“漏芦”名称使用至今。
漏芦 :
性味与归经:苦,寒。入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痈肿,下乳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