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人与事物的接攘,每一桩每一件都可以带给自己启迪,关键在于自己的意识,是放在评判对方之上,还是放在对自我成长的观照之上。
遇见一个喜欢的人,可以看见在喜欢的状态之下,心智是怎么运转的,待人接物是怎样展开的,生命力是怎么释放出来的。
遇见一个讨厌的人,可以看见在厌恶的状态之下,情绪是怎么运行的,心智是如何封闭的,生命力是怎样受到抑制的。
遇见一件喜欢做的事,可以看见在积极的状态之下,愉悦是怎么产生的,创造力是怎么释放出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如何得到提升的。
遇见一件不喜欢又必须要做的事,可以看见在消极的状态之下,负面情绪是怎样让自己感到心累的,如何偷奸耍滑的,如何把事情搞砸的。
以上这些接攘,如果只是当作是认识自己的机缘,只是用来向内去探究自己,只是把不同状态下的自己进行比较,并不难发现“一切问题都是自己的问题”这条真理,好与坏的根源都在于自己,唯有改变自己,唯有不断地去成长和更新自己,才能解决自己所遇见的一切问题。
所以,这世上其实并没有什么喜欢的人或是厌恶的人;也不存在什么喜欢做的事或是讨厌做的事;也没有什么好物与坏物;也不存在什么重要的事或是不重要的事……真正存在的,只是被自己把握住的机缘,转化为成长的机缘,或者是被自己忽略和浪费掉的机缘。
人们常说,要做自己喜欢的事,做自己擅长的事。我最近才领悟到,这并非指做事的最佳方式,而是指用来认识自己的最佳方式,是用来培养更优秀的自己的最佳方式,是一种更容易用来启迪自己,遇见更好的自己的机缘。
等到自己的优秀程度抵达了一定的境界,又会领悟到,其实并没有什么喜欢的事与不喜欢的事之分,也没有什么自己擅长不擅长之分,人最擅长的事情,不过是去做自己,一切都是做自己的机缘。
机缘即人的日常生活,机缘即是人的生命。
正是因为自己现在已经具备这样的“一切都是成长的机缘”的意识,早上一睁开眼睛,就觉得今天又会遇见好多不一样的事,这座大山又会给我很多不一样的启迪,写出很多不一样的感悟,遇见很多不一样的自己,更好的自己……于是赶紧下床,带着旺盛的生命力和觉知力去度过这一天,生怕被自己错过一点什么。
人的意识越开放,遇见的好事也就越多,真诚地去对待所有的人,所有的事,不过是真诚地善待了自己,从每一件事物上都得到了一个100%的自己。
人要给自己培养出主动去品味自己的意识,把所有的遇见和机缘都转化为对自己的品鉴。
但凡这世上能带给自己快乐的事物,几乎都能带给别人快乐,唯有自己对自己的品鉴,属于独乐乐。
事实上,一个人如果真正开始活在当下了,身心都盛满知觉了,没有什么事是会被自己忽视掉的,想不投入,想不真诚反而很困难,这是一种非常真实的体会。在当下里,绝不会有任何重复的事物。
所以,智者才说:当下,什么都有,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人每天活在这样的状态里,夫复何求。
————《半山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