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俄罗斯向中国推销“苏-57”战斗机,我方婉拒了,转而却购买了24架“

熹然说历史 2025-02-06 00:08:22

2011年,俄罗斯向中国推销“苏-57”战斗机,我方婉拒了,转而却购买了24架“苏35”。为啥我国会拒绝购买俄罗斯最先进五代战机呢?原来,这一切都是经过精心考虑的。 1992年,中国从俄罗斯引进了第一批苏-27重型战斗机,拉开了中俄战机交易的序幕。此后,中国陆续从俄罗斯引进了各型苏-27系列战斗机,包括苏-27SK、苏-27UBK、苏-30MKK等。 这些引进的俄制战机,为中国空军的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俄罗斯并不满足于仅仅向中国出口现有战机,他们还希望能够推销更先进的机型。为此,俄罗斯把目光瞄准了中国珠海航展这个平台。珠海航展自1996年创办以来,已经成为世界著名的航空盛会。俄罗斯深知这一点,几乎每届珠海航展都会派出自己最先进的战机参展,希望借此机会拓展中国市场。1996年首届珠海航展上,俄罗斯就展示了当时最先进的苏-27和苏-30战斗机,成功吸引了中国的目光。 此后的珠海航展,俄罗斯更是变本加厉,展示的战机越来越先进。2014年珠海航展上,俄罗斯展示了当时最新的苏-35战斗机,再次引起了中国的兴趣。事实上,军贸一直是中俄双边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俄罗斯武器出口的重要市场,而俄罗斯的先进武器装备,也为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然而,随着中国军工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尤其是歼-10、歼-16等国产战机的成功研制,中国对俄罗斯武器的依赖度正在逐步降低。与此同时,中俄双边贸易也出现了失衡,俄罗斯对华出口远远超过进口,俄方迫切希望通过出口先进武器来平衡贸易逆差。在这样的背景下,俄罗斯于2011年向中国推销其最新研制的"苏-57"五代战斗机,希望以此来挽回中国市场。 面对俄罗斯推销的"苏-57"战斗机,中国并没有一口答应,而是经过审慎考虑后婉言谢绝了。这其中有着深层次的原因。首先,中国此前曾从俄罗斯引进过苏-50战机,但在对其进行改装以适应中国空军的作战体系时遇到了很大困难。俄方并没有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持,导致苏-50难以与中国其他战机实现互联互通、协同作战。吸取这一教训后,中国对引进俄罗斯新型战机变得更加谨慎。其次,"苏-57"虽然是俄罗斯最新研制的五代机,但在2011年的航展上首次亮相时就暴露出了一些技术缺陷。 在展示飞行过程中,"苏-57"的发动机出现了故障,引发了中方对其性能的质疑。作为重大军事装备,战斗机的可靠性至关重要,发动机问题无疑会影响作战效能。再者,随着信息化战争的发展,隐身能力和先进航电系统已成为现代战机的关键指标。然而,与美国的F-22和中国的歼-20相比,"苏-57"在隐身性能和航电设备上都存在不小差距。俄罗斯在这些领域的技术积累相对薄弱,"苏-57"难以满足中国空军对未来战机的需求。最后,中国已经启动了自主研制第五代战斗机的计划。 2011年1月,歼-20首次试飞成功,标志着中国正式跻身世界隐身战机俱乐部。随后,国产的FC-31隐身战机也于2012年10月首飞。与引进"苏-57"相比,自主研制更符合中国的长远利益。一方面,可以避免受制于人,确保战机性能与自身需求完全匹配;另一方面,通过自主研制可以实现核心技术的突破,从根本上提升中国航空工业的实力。 尽管中国拒绝了采购"苏-57",但并非完全不考虑引进俄制战机。2015年,中国与俄罗斯达成协议,决定采购24架苏-35战斗机。这一决定背后同样有着深思熟虑的战略考量。苏-35搭载了俄罗斯最新的117S发动机,具备矢量推力技术。 通过引进苏-35,中国可以近距离学习和借鉴这一技术,为国产战机的发动机研制提供有益参考。众所周知,发动机一直是制约中国战机性能提升的瓶颈,引进先进发动机技术可以帮助中国尽快突破这一难关。其次,购买苏-35也是为了平衡中俄贸易。 长期以来,俄罗斯对华出口远大于进口,存在较大的贸易逆差。24架苏-35的大单,无疑可以缓解俄方的资金压力,维系两国的战略伙伴关系。对中国而言,维护与俄罗斯的友好合作,有助于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中争取更多的战略主动权。 苏-35虽然不及"苏-57"先进,但其性能依然处于世界前列。引进苏-35可以作为中国空军学习和运用先进战机技术的"教材",为未来国产战机的升级换代积累经验。 引进苏-35还有实际的作战考虑。由于歼-20等国产隐身战机尚未大规模列装,中国在应对周边复杂局势时仍需要一定数量的高性能战机。苏-35可以在歼-20形成战力之前,承担东海、南海等方向的空中巡逻、警戒和战备值班任务,同时避免过多暴露歼-20的实际性能和部署状态。 中国引进苏-35既有技术层面的考虑,也有战略层面的盘算,更有现实作战的需求。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军方在武器装备发展问题上的成熟和理性。随着歼-20、FC-31等国产隐身战机的不断成熟,以及国产发动机技术的突破,中国空军对俄罗斯战机的依赖将会越来越低。

0 阅读:170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