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后,三峡100多万人集体迁移,他们可选择上海、广东、江苏等11个省份,移民经费花去400亿,每家光搬走还不够,还可领长达20年的安置费,每年补助在600元,需要搬迁的人员上到80岁老人,下到3个月婴儿,都要搬离故乡! 三峡大坝的建筑不仅仅得益于国家政府的扶持,更加应该感谢那些愿意背井离乡的同胞们,是他们愿意舍弃从小到大一直生活的家,愿意离开孕育他们的土地。 他们深知,随着三峡大坝这一举世瞩目工程的建成,那片曾经熟悉的土地,将因水位上涨而永远地改变模样,他们的归属地也将随之成为记忆中的片段,再也无法踏足。 三峡地区,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上,生活着高达百万之众的淳朴人民,他们面对家园的变迁,虽心有不舍,却为了国家的发展毅然选择了离开,踏上了前往陌生城市的征途。 很多人带着对未来的不安,带着对家乡的思念与牵挂,在陌生的城市中努力扎根,寻找属于自己的新生活,这是一次艰难而又伟大的迁徙。 国家在这场规模宏大的移民安置工作中,怀着极大的人文关怀,倾注了丰富的心力与资源去帮助这些因三峡大坝建设而需要迁移的民众。 为了确保他们能够顺利融入新的生活环境,国家给三峡人民提供了广泛而多样的选择,让他们能够在多个省份及城市中自由挑选落户地点,从而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与期望。 就连广东、上海等热门沿海省份和城市,也对三峡人民予以开放和接纳,不仅如此,国家还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为移民们提供了坚实的经济保障。 其中最为令人心动的,是一次性提供的往后20年的补贴费用,这笔资金如同一道坚实的后盾,为他们的新生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除此之外,国家还考虑到了移民们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特别设立了每年600元的按时补贴,确保他们在新的环境中能够拥有更加稳定与安心的生活。 这些举措不仅体现了国家对移民群体的深切关怀,也彰显了国家在实现重大工程建设的同时,对民生福祉的高度重视与不懈追求。 举家搬迁对于年轻人来说,或许比较简单,毕竟他们与老人相比是年轻的,跟故土的羁绊时间也不是特别长,能去别的城市重新生活。 但是对于老人家来说,那是他们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羁绊又深,更何况他们老了更倾向于落叶归根,所以这对老人家们来说不是一件易事。 但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他们忍痛背井离乡,但他们往后的生活也大多都比以前过得滋润。 当时国家给他们补助了小别墅或者商品房,要知道后面的房价也越来越高,可能有些人本来没那么多资金能够买到房子,得益于此事,还占了个大便宜。 三峡大坝的宏伟建设成就,理应满怀敬意地归功于那些为了国家大局,毅然决然离开故土、背井离乡的无数三峡居民们。 多亏了他们的无私奉献与牺牲精神,才能稳固地支撑起了这一世界级水利工程的壮丽图景,或许这些同胞们的身影没那么显眼,但他们的贡献却是不可或缺的。 对于此事,大家怎么看? 信源:新华社2006年10月20日《湖北将对水库移民扶持20年 每人每年获补助600元》
1993年后,三峡100多万人集体迁移,他们可选择上海、广东、江苏等11个省份,
论芸有事
2025-02-05 19:58:44
0
阅读:1485
大雄
没事,树挪死,人挪活,何况是支持国家建设!
用户14xxx41
山体受水挤压变形移位,地震多发祸相依
秋桐家的易客
百分之八十都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