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国民军第四方面军总指挥,宋哲元乃一代名将,但在俘虏五千敌军后,竟痛下杀手赶尽

自由的吹海风 2025-02-05 00:28:26

身为国民军第四方面军总指挥,宋哲元乃一代名将,但在俘虏五千敌军后,竟痛下杀手赶尽杀绝。 【消息源自:《宋哲元杀戮陕军俘虏五千人目击记——辛亥革命网》,2023-08-27 快科技 时评】 1927 - 1928年啊,这陕西的局势那是越来越混乱了,大小攻城战就像家常便饭一样频繁爆发。其中同州和凤翔这两处地方的战事啊,那是尤为激烈,时间也持续得久,伤亡那是相当惨重。这时候啊,宋哲元就出场了,他时任国民军第四方面军总指挥兼陕西省主席,一心想着用强硬的手段把这混乱的局面给稳定下来,震慑住那些军阀势力,好让自己能稳稳掌控陕西。 咱先说说同州之战。同州这块地儿啊,那可是战略要地,城墙修得又高又厚,护城河挖得深又阔,防守那是相当厉害。麻振武这人在同州盘踞了好些年,把这儿经营得跟铁桶一样。 1927年7月,冯玉祥调来第十三军去攻打同州,张维玺担任总司令。这双方的兵力可悬殊得很啊,可进攻那叫一个艰难呐!一开始,张维玺决定硬攻,想着凭借强大的火力压制,把同州的城门给轰开。可结果呢,麻振武的防线太结实了,死死地守着,硬攻没起到多大作用。没办法啊,张维玺就换了个策略,让人挖地道。这一挖啊,也不容易,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挖了十条地道。可麻振武厉害啊,居然找出了其中的九条,只有一条靠近北城门西边的地道成功炸开城墙。8月26日下午,随着一阵巨响,炸药把城墙一角炸开了口,张维玺的部队像疯了一样冲进城里。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啊,麻振武部死了近两千,还有三千多人成了俘虏。麻振武自己呢,受了重伤,没办法只能化装成难民逃跑了,最后啊,还死在了仓头铺。 同州之战结束后,这宋哲元就给张维玺发电报了,要求把三千战俘全部杀掉,美其名曰“杀鸡儆猴”,想借此震慑其他军阀。可张维玺这人呐,还是有点人性的,他觉得战俘们已经很可怜了,没必要再赶尽杀绝。于是啊,他就没有执行宋哲元的命令,而是把俘虏们召集到一起,狠狠训斥了一顿,然后每人发了点路费,让他们各回各家,好好生活。 接着啊,军队又转到凤翔这个地方了。党玉琨,外号“党拐子”,那可是个恶名远扬啊,曾是郭坚的旧部,他在凤翔待了整整十二年。这十二年里啊,他杀人越货,无恶不作,当地的老百姓恨他恨得牙痒痒。 凤翔地形特殊,防守牢靠。宋哲元为了拿下凤翔,调集了三个师一个旅,三万多兵力,围了半年。半年的时间啊,风餐露宿,战士们打累了,武器也不够了,可还是没攻下。这可把宋哲元急坏了,没办法啊,他又调来了张维玺的部队,挖地道,埋炸药。终于,炸开城墙的时候到了,“轰”的一声巨响,城墙炸开了一个大口子。国民党军队像潮水一样涌进了凤翔城,最终攻下了凤翔。这一进啊,就把党玉琨的五千多手下都抓了俘虏。 这一战下来,表面上看是胜利了,可真正的麻烦才刚刚开始。原来啊,宋哲元刚刚上任,他一心想用自己的威望来镇住这些军阀和其他势力。于是啊,他做出了一个极其残忍的决定,下令处决这些俘虏。这决定一出来啊,很多人都震惊了。 而那张维玺呢,再一次站出来反对了。他说得在理啊,那些俘虏都已经投降了,再杀他们实在是没有必要,还会让自己部队背上骂名。可宋哲元压根就不听啊,他觉得这些人留在这儿就是一颗定时炸弹,留着早晚得出事,必须立刻除掉,以绝后患。 这凤翔大屠杀啊,可真是一场人间悲剧啊!选在纸坊镇关帝庙外,那场面,真是让人惨不忍睹。宋哲元还坐在庙门口,悠闲得不得了,就像是在家里喝茶看大戏一样,一点儿都不着急。他可不管下面那些手下一个劲儿地忙乎,把战俘一个个带到井边,执行枪决,鲜血如河水一样往外涌,那惨叫声啊,听得人心里发慌。 这时候啊,还真有良心未泯的人。有个叫赵凤林的,他眼见这些俘虏一个个被杀害,心里实在受不了了。于是,他有勇有谋,想出了个办法,偷偷地把一千多名俘虏给放了。这一千多条人命啊,可算是逃过了一劫。 这场屠杀,从早上一直持续到中午,整个关帝庙都笼罩在一片血雨腥风中。宋哲元还是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那冷漠的眼神,让人不寒而栗。士兵们累得气喘吁吁,继续执行着命令,一个又一个地抬着枪口对准那些俘虏…… 这场屠杀事件,让宋哲元完成了对同州和凤翔地区的“掌控”。从表面上看,那些反抗军阀的敌人确实没了对策,那些割据势力似乎也被吓住了。可实际上,他的残忍行为,引起了一系列严重的后果。老百姓们生活在无尽的恐惧和苦难之中,流离失所,那些失去亲人的家庭陷入了深深的悲痛。而他本人呢,背上了“残忍的军阀”这个千古骂名。 在那个黑暗的年代啊,宋哲元的这种残忍行为,也让很多有思想的人开始反思,到底什么才是稳定局势的正确道路呢?毕竟,老百姓的日子才是最重要的啊!这也让更多的人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在尊重生命,尊重人权的基础上,那才是实现稳定和和平的真正力量。

0 阅读:26
自由的吹海风

自由的吹海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