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红军不慎落入敌手。谁知,押送路上,1老汉见到,瞬间黑着脸,冲上去就

文史记叙录 2025-02-02 23:55:31

1936年,1红军不慎落入敌手。谁知,押送路上,1老汉见到,瞬间黑着脸,冲上去就是两巴掌:“兔崽子,敢偷我的钱!” 啥情况?在人们心中,那个为百姓打天下,受百姓爱戴的红军战士,怎么成了盗贼了呢? 36年的一天,甘肃一户姓苟的家庭,苟大爷早已收拾好一切,躺在床上,正准备休息。 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家中的寂静。 苟大爷缓缓起身,眯着眼,打着早有困意的哈欠,走到了门前。然而,当他打开门后,却看到几个村民,正抬着一个担架,上面躺的,是一个身受重伤、满身血迹的红军。 这种情况,苟大爷并不陌生,因为他本身就乐于助人,也是一个十分爱护红军的好村民。 “快快快,快抬进来”:苟大爷急忙说道。 “小女,快出来,快出来,别睡了”苟大爷又冲屋子喊道。 原来, 担架上躺的这位红军叫谢志坚,因在一次战斗中身受重伤,无法跟大部队转移,只好就近安排养伤。 要说苟大爷家里,生活也很困难,每年务农也存不上几个钱,但是要说用在红军身上,那是毫不遮掩。 为了帮助谢同志养伤,他定时为谢同志换药,除此之外还把家里的鸡都杀了,让小女每天为他煲汤。 苟大爷的小女叫山花,也是一位地道的姑娘,温柔贤惠,烧得一手的好饭菜。 没过几日,谢同志的伤有所好转,对苟大爷母女,也产生了浓厚的亲切感。 身体已恢复八九成,谢志坚也该向苟大爷辞行,去寻找自己的队伍,继续为抗战出力了。 临行前,苟大爷将身上为数不多的袁大头交给了谢同志:“这些不多,路上留着好用” “不不不,大爷,您救了我,这已是大恩,我怎么还能要钱呢?” 这就是可敬又可爱的百姓啊,他们早已将红军当成了自家人,不分你我。 谢志坚含泪辞行苟大爷母女,然而不幸的是,他刚离开没多久,就被几个白皮狗给抓了去,还没痊愈的伤,又被打的皮开肉绽。 “苟大爷,苟大爷,不好了,出事了”,一个叫大壮的村民火急火燎冲进了苟大爷家门。 正躺在椅子上晒太阳的苟大爷,吓得猛一激灵,慌张道:“大壮,咋了,出啥事了?” 大壮用他那不太灵光的口齿,向苟大爷诉说着实情,听得苟大爷心惊肉跳的。 苟大爷急了,午休的困意,早已离去,手提溜着烟袋在院子里来回踱步:“这……这可该咋办哩” “好不容易救下了谢同志,这要是灾在这儿,那人不就白救了?” 突然,苟大爷一个驻步,用烟袋往脑门上一敲:“嘿,有了” 接着,他转身就跑进了屋里,和小女一阵计划,抱着自己多年不舍得喝的佳酿,还逮了一只鸡,就朝敌人院子走去,一场大戏即将上演。 刚一露头,苟大爷就一路小跑,瞬间黑着脸,冲上去,揪着谢同志,左右开弓就是两巴掌:“好你个兔崽子,敢偷我的钱。” “之前还说用来做什么生意,你是那做生意的料么”,苟大爷补充道。 接着,山花也如演员附体,哭的梨花带雨,一拳就打在了他的胸口:“你咋能扔下我一个人,连声招呼也不打就走,你个没良心的……” 父女俩的一顿操作,令关押的白皮狗看的一愣一愣的:哟,这是咋回事,演戏呢? 教训完以后,苟大爷又转身一个笑脸:“军爷,这位是我女婿,偷了我的钱就跑,今天多亏几位军爷抓到,来,这坛上等好酒和鸡,算我感谢各位军爷的。” “这几块银元,还烦劳军爷大人大量,通融通融,让我把这不争气的女婿……” 几个白皮狗,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好像并不买账:你咋就能证明,这是你女婿呢? 而这时,早已洞穿苟大爷计划的谢志坚也打起了圆场:爹,您别给他呀,给了他,您花什么呀? “住嘴”,苟大爷严厉道。 这时,一个坡脚兵,走到谢志坚面前,抖了抖他的衣袋,果然拿出几个银元:“我说,这好像还真不是红军。” 就这样,在苟大爷的一番努力下,又一次救下了谢志坚。 回去的路上,谢志坚如梗咽喉:大爷、山花,谢谢你们,又一次救了我…… “嗐,谢同志,咱一家人不说两家话,等在我这修养几日,你在赶路吧!”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会使枪,也不会拼刀,但却铸就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盾牌,那就是:百姓。 他们不计个人得失,如同池塘里的水,滋润着战士们的成长。 这就是刻骨铭心的军民鱼水情,不论是在抗战年代,还是当今,这都是我们战胜一切困最坚强的底气。

0 阅读:33
文史记叙录

文史记叙录

讲述历史趣味故事,回忆历史往昔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