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一战士正擦着大炮,突然看到美军阵地上有顶奇怪的帐篷,顿感好奇。而此刻,他内心也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这位战士叫张典文,这年只有15岁。 1950年,为响应国家号召,无数中华儿女奉命北上,准备入朝,开启了保家卫国的新征程。 在北上的战士中,张典文也是其中一员,虽然他年纪不大,个子也不高,但志气却不小。 北上以前,他就已经在心中暗暗立誓,一定要做一名优秀的军人,成为乡亲们的骄傲。 进入连队以后,张典文被分到炮连。在炮连里,他尽职尽责,一心做好炮的服务员。 只是,还是孩童年纪的他,对什么事都感到好奇,每当看到老兵在装填、发射时,整个动作看起来真是帅呆了,心里很是羡慕。 有时候,张典文就坐在战壕内,看着外边的大炮,心想:什么时候能让我来一发啊。 这不,接下来就有一次,牢牢地勾住了他的好奇心。 一天下午,张典文拿着手帕,正在给大炮做保养,可这枯燥无味的工作使他的心情跌落到了低谷。 然而,也就是在这时,对面美军阵地上却出现了一顶奇怪的帐篷。 “平时对面都是可见的战壕阵地,啥子时候多了顶帐篷?”张典文自言自语。 事出反常必有妖,而在张典文心里也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就用眼前的炮来他一发。 于是,没打过炮的张典文站在后面,慢慢闭上双眼,回忆起了老兵们操作时说的要领。 经过一番思索,他找来一发炮弹,调整弹道、瞄准敌帐篷,等准备好一切后,只听“砰”的一声,就打了出去。 随着一道完美的弧线直中敌阵地,发出惊天动地的声响,火光四溅,地动山摇,而敌帐篷也瞬间化成一团火球。 巨大的声响,惊得张典文目瞪口呆:啥玩意儿,动静咋这么大? 但不管咋说,张典文终于体验到了发炮的滋味,还命中了目标,心里别提多开心了。 可是,在另一边,连长却慌了神。 “啥情况,谁打的炮,谁在打?”连长呵斥道。 就在战士们都一头雾水的时候,张典文回来说道:“连长,我打的。” 殊不知,此话一出,可把连长给气坏了,一时间真想给他两个嘴巴子:“给我拉下去关禁闭。” 谁知,也就在这时,前方听到动静的侦查员回来报告:“厉害呀,竟一炮拿了敌军火库。” 这时,教导员上前说道:“行啊,你小子,立大功了啊!” 很快,团里的表彰下来了。但功是功过是过,禁闭还是要关,毕竟,要是没打中,暴露了自己的位置,那就是大错了。 禁闭期间,张典文一边回忆之前装填、发射的过程,一边也在反思,以后行动一定得听指挥,上报情况,如果帐篷下面是另外一种情况,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在今后的战斗中,张典文表现出色,也成为了老兵认可的炮手,还被提拔为炮排的副班长。 自古英雄出少年,张典文一发制胜,真是好样的。 如果说,张典文一开始打出的炮是运气,那随后一定是稳扎稳打,是沉淀后的成熟,也从一名浮躁的新兵成长为一名稳重的老兵。 而张典文,也是众多志愿军当中的一个缩影,他们都是怀着报国的决心,在与敌人战斗。当然也正是这些,成为了我们战胜敌人的底气。
1951年,一战士正擦着大炮,突然看到美军阵地上有顶奇怪的帐篷,顿感好奇。而此刻
麒阁史观
2025-02-02 23:53:30
0
阅读: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