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8年,大秦丞相李斯,在咸阳城被满门抄斩!刽子手同情李斯,他剥去其衣衫,将一盆凉水猛泼过去,大刀一晃,李斯瞬间倒在了地上!接着,李家老少,在刀下横飞,无一幸免! 公元前284年,在楚国上蔡县的一个普通人家中,出生了一个男孩,取名李斯。 李斯年少时跟随儒家大师荀子学习,与同窗韩非子一起钻研典籍。他在求学期间发现,单纯的儒家思想难以适应当时变革的社会形势,于是开始转向研究法家理论。 二十多岁时,李斯来到秦国都城咸阳,从一个小吏做起。他在基层工作时认真负责,很快就引起了上级的注意,被提拔为郎官。 正当李斯的仕途开始步入正轨时,秦王政下令颁布"逐客令",要将所有外国人赶出秦国。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危机,李斯没有选择离开,而是上书《谏逐客书》。 这篇《谏逐客书》文采斐然,论述了自秦穆公以来重用外国贤才的历史。他提到百里奚、由余、商鞅等人,都是外国人才,却为秦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秦王政看完这封奏书后,当即撤销了逐客令,并且开始重用李斯。从此,李斯的仕途开始一路青云直上,很快就成为了秦国的重臣。 在李斯的建议下,秦国开始实施一系列重大改革。他主张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这让秦国的统治更加稳固。 随着秦军不断灭掉其他诸侯国,李斯的地位也越来越高。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对李斯更是言听计从,不仅任命他为丞相,还与他结为儿女亲家。 秦始皇让自己的公主嫁给了李斯的儿子,同时也让李斯的女儿嫁给了皇子。这样的政治联姻,让李斯的家族地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担任丞相期间,李斯主导推行了一系列统一政策。他制定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等措施,为秦朝的长治久安打下基础。 这位从楚国来到秦国的游说之士,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然而,这样的荣华富贵背后,却暗藏着巨大的危机。 担任丞相后的李斯,成为了大秦帝国政令的执行者,他开始全面推行法家思想。在他的主张下,秦朝建立起了一套严密的中央集权制度。 李斯认为,要维护皇权的至高无上,就必须限制其他思想的传播。于是他向秦始皇提出了焚书的建议,主张禁止民间私藏诗书典籍,只允许保留实用类的医药、占卜、农业等书籍。 这一政策的实施,让儒家等学派的典籍遭到了大规模销毁。同时,李斯还建议将反对朝廷政策的儒生处以极刑,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焚书坑儒"。 在朝廷中,李斯与内史赵高形成了一种微妙的权力平衡。赵高出身于宫廷,担任中车府令,掌管皇帝的车马出行,与秦始皇接触频繁。 赵高虽然官职不如李斯,但因为能经常接近秦始皇,所以也拥有很大的权力。这两个人表面上相安无事,实际上却在暗中较量。 作为丞相,李斯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他在任上颁布了大量的法令,使秦朝的法制体系更加完善。 李斯还负责监督全国各地的官员,确保中央的政令能够得到贯彻执行。他设立了专门的监察机构,对地方官员进行考核和管理。 在秦始皇晚年,朝廷的权力格局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赵高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而李斯则专注于处理国家政务。 在这个时期,李斯主持修建了灵渠,连通了长江和珠江水系,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他还组织人力修筑万里长城,巩固了北部边防。 这些大型工程虽然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但确实增强了秦朝的国力。然而,频繁的征发民力也导致了民间的不满情绪。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东巡途中突然驾崩于沙丘平台。这个消息在第一时间被赵高和李斯给封锁了。 根据秦始皇生前的旨意,长子扶苏是第一顺位继承人,当时正在上郡监督军队。秦始皇的遗诏被送到了李斯手中。 赵高找到李斯,提出要改立年轻的胡亥为帝。他以胡亥容易控制为由,劝说李斯一起篡改遗诏。 李斯最终同意了这个提议,他们伪造了一道诏书,命令扶苏自尽,同时宣布立胡亥为新君。扶苏收到诏书后,作为一个恪守孝道的皇子,遵旨自尽。 胡亥登基后,改年号为二世,赵高被封为中车府令,权势日渐增长。这时的李斯还以为自己能继续担任丞相,执掌朝政。 然而,赵高开始逐步蚕食李斯的权力,他通过各种方式在二世面前诋毁李斯。二世即位后变得骄奢淫逸,对国事不闻不问。 赵高趁机向二世进谗言,说李斯当年辅佐秦始皇时曾多次批评过二世的行为。这让本就多疑的二世对李斯产生了怨恨。 公元前208年,赵高终于找到了将李斯除掉的机会。他指控李斯与长子李由密谋造反,要夺取皇位。 这个指控虽然毫无根据,但是二世完全相信了赵高的话。他下令将李斯收入大牢,施以酷刑。 在狱中,李斯写下了三封书信,分别给二世、赵高和他的小儿子。这三封信中,李斯回顾了自己的一生,表达了对权力争斗的悔恨。 最终,李斯被判处腰斩的极刑,行刑那天,他被押到咸阳闹市,当众处决。 李斯的全家也未能幸免,他的三族亲属都被处死。
公元前208年,大秦丞相李斯,在咸阳城被满门抄斩!刽子手同情李斯,他剥去其衣衫,
文山聊武器
2025-02-02 20:50:23
0
阅读: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