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中被俘的国军兵团司令黄维,他在担任国军联勤副总司令时便听人说,全世界的科学界都认为迄今还没有发明出来的,是一种不需要使用任何能源的“永动机”,如果能创造出来,则再也不会存在什么“能源危机”,便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的幸福,永远为人类所敬仰。 从那时起,这位拿枪杆子出身的国军将领,便下定决心,想突破全世界所有科学家没有发明出的这种不需用任何能源作动力的“永动机”为人类造福。这种愿望虽好,但没有科学基础的人,想造出全世界的科学家都没有能制造出来的东西,真是谈何容易。可是,黄维始终坚决相信,“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有志者事竟成”。所以,黄维在被俘前没有能完成的“伟大事业”,被俘后,还是专心致志地钻研。 这种精神实在可贵。但泼冷水的也很多,黄维却毫不动摇。战犯集中改造后,黄维更认为有条件可进一步研究,并绘制出图样,想进行试制。管理所的管理人员认为,在改造期间,是以学习与改造思想为主,这些似乎有点“不务正业”,而不表示支持。 黄维则不管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把自己这一愿望提出来,并给这种还没有发明出来的机器定名为“黄维永动机”。黄维认为只要能制造成功,就可以惊动全世界。所以,黄维把学习等视为多余的、没有必要的事,不仅在学习发言中,不厌其详地反复谈他的“永动机”,而且在外单位找他写一些临时性“外调”材料,询问他许多情况时,他在写材料的纸上,也是写上他坚决请求支持他创造“永动机”的问题。 管理所的负责人拿黄维实在没有办法,只好同意他的请求,把他设计出来的图纸,送到科学院去审查研究。几个月后,得到的答复是:“经过反复实验,这种机器图纸,根本不可能达到不需要任何能源而能自己永远转动的设计要求。” 很多人便认为既经过科学院鉴定都认为不可能,不要再搞了。黄维还是认为负责鉴定的人不懂科学,他的设计是可以实现的。管理所的领导便组织所有战犯和黄维辩论,黄维仍不服,还是坚持要继续研究,肯定可以制造出来。 由于黄维始终不放弃他这一主张,而把学习改造放在一边,所以第一批特赦时,虽然黄维有许多优越条件可以争取早日出去,黄维却没有轮到。但黄维满不在乎,所以几次特赦都没有他。直到1975年,剩余战犯全部释放时,黄维也得到了特赦。 黄维特赦后有了更多良好的条件,他也继续进行研究,但“黄维永动机”终究是没有制造出来。
淮海战役中被俘的国军兵团司令黄维,他在担任国军联勤副总司令时便听人说,全世界的科
报君知史
2025-02-01 23:50:43
0
阅读: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