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3月,刘戡、严明的尸体被送到了西安,胡宗南看到后痛哭失声。 2月25日

报君知史 2025-01-30 23:15:53

1948年3月,刘戡、严明的尸体被送到了西安,胡宗南看到后痛哭失声。 2月25日,宜川被解放军包围后,守城的整编第24旅旅长张汉初惊慌失措,向胡宗南去电呼救。 胡宗南令整编二十九军军长刘戡率部救援宜川,刘戡收拢所部2.4万余人,沿洛川向宜川行进。 从洛川至宜川,急行军两日可到。2月26日下午,刘戡部的整编27师师长王应尊得到先头部队报告,称在在距永乡东北约50里处的观亭附近,发现有解放军。 王应尊把情况向刘戡作了报告,并提出了先集中力量打观亭,然后由观亭前往解宜川之围的建议。 刘戡反问:“为什么要先打观亭?” 王应尊说:“这个道理很简单,共军既包围了宜川,又集结较大的兵力于观亭,这显然是准备打援兵的,如果先不去掉这一翼侧威胁,仍沿洛宜公路前进,不但不能完成解宜川之围的任务,而且解围部队本身亦必遭受危险;如果先打下了观亭,不仅解除翼侧威胁,免受危险。而且就地形上说,可以由观亭沿一条山梁直抵宜川城下,解宜川之围是比较容易的。 刘戡表示认可,马上请示胡宗南。但是,胡宗南认为,解放军不可能有那么大的胃口,能吃掉他的一个整编军,他考虑后,在晚上给刘戡发去电报,让按照原定计划,沿洛宜公路迅速前进,以解宜川之急。 为了等待胡宗南的命令,刘戡的二万多人马在永乡一带滞留了一整天。到了晚上,焦急不安的刘戡终于接到了胡宗南的来电,他看完后,大惊失色。 但是,刘戡又不敢违抗胡宗南的命令,只好把胡宗南的命令向王应尊和整编90师师长严明作了传达,命令他们天亮后在公路两侧的山上派出部队担任掩护,主力仍沿洛宜公路向宜川前进。 2月27日清晨,王应尊的整编第27师上路了。王应尊见副师长李奇亨和参谋长敖明权一路上情绪不好,便问:“你们说,这次我们去宜川解围,有成功的把握吗?” 李奇亨想都未想,脱口说:“这次行动不但没有把握解宜川之围,而且我们解围的部队本身倒是颇有危险!” 听了李奇亨的回答,王应尊倒抽了一口寒气。就这样,刘戡的部队进至瓦子街地区。 刘戡对瓦子街一带的地形太熟悉了,他担心解放军在此打伏击,想从左侧向观亭绕进,便请示胡宗南。 胡宗南回电说:“宜川紧急,按原定计划,不顾一切,兼程向东驰援。平时找共军大军找不到,现在到了你们面前了,不打还行?” 胡宗南的这一命令,后面的措辞很严厉,刘戡没有办法,只好继续前进。 2月28日,刘戡率援军继续东进,企图当日赶到宜川,但在解放军的阻击下,其先头部队仍被阻于宜川西南丁家湾以西地区。 到了下午,天气突变,开始下起毛毛小雨,后变成小雪。到了夜里,又下起了漫天鹅毛大雪,不一会儿地上就铺上了厚厚的一层雪。山陡坡滑,刘戡只好命令部队就地宿营,准备第二天继续东进。 晚上,师长王应尊见已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便向刘戡建议,乘公路南侧尚未发现情况之前,立即率部向黄龙山方向撤退,变内线为外线,以解宜川之围。 刘戡深知处境危险,同意了这一建议,他对王应尊说:“一定要等到深夜12时以后,部队才能行动。因为天降大雪,道路泥泞,等大家走完了,恐怕你的部队也走不出去,因为你的部队正在前面打,势必你要担任掩护,走在最后。” 王应尊说:“我走在最后没有关系,充其量损失一部分部队,主力突出去是没有问题的。” 刘戡握住王应尊的手说:“太感谢你了!” 接着,王应尊去叫参谋长刘振世征求整编第90师的意见。不料整编第90师师长严明因腿部有伤,经过强行军,深感疲困,此时已进入了梦乡。 整编第90师参谋长曾文思接到电话,态度生硬地对刘振世说:“仗还没有打,就想跑,这种仗我们还没有打过。”说完,就放下了电话。无奈,王应尊又两次打电话,但都没有联系上严明。 2月29日拂晓,睡醒的严明,给王应尊来了电话。王应尊告诉了严明情况后,严明反问:“你说应当怎么办?” 当王应尊把严明的话转告刘戡时,刘戡预感局势不妙,负气说:“算了,打完了事!” 在2月29日白天的战斗中,解放军将刘戡部压缩于乔儿沟、丁家湾、任家湾及其附近高地的东西不到10公里长、南北宽约5公里的狭小地区内,形成铁桶般合围的态势。 激战至3月1日,刘戡部的阵地逐渐缩小,伤亡不断增加,特别是各级军官的伤亡十分惨重。整编第31旅旅长周由之和整编第47旅旅长李达相继被打死,其他中、下级军官的死亡更是数不胜数。 刘戡及其部下的士气已低落到了极点,各级军官已失去了作用,士兵一批一批地向后退。师长严明也在混战中被打死。 战至3月1日下午4时,解放军占领了公路两侧全部阵地,整编第29军军部被歼。刘戡和残部都被驱赶到沟里,官兵纷纷投降。 刘戡想要自杀,被参谋长刘振世夺去手枪。后来,两人往外逃跑时,刘戡在地上拾了一颗手榴弹自炸身死。跑在前面的刘征世听到身后“轰”的一声巨响,回头一看,刘戡已血肉模糊地躺在壕沟里死了。 当胡宗南得知刘戡的死讯后,惊的半天说不出话来。

0 阅读:0
报君知史

报君知史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