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战役之后,许世友将军为何退居到了二线?很多人都说在济南战役之后,由于许世友负

凝眸观史流沙万尺 2025-02-01 11:30:24

济南战役之后,许世友将军为何退居到了二线?很多人都说在济南战役之后,由于许世友负责指挥的攻城部队,并没有按照粟裕的命令将战役的时间线拉长,导致外围的打援部队大约18万人扑了空,让事先准备好的口袋阵没有完整的执行起来,从而让邱清泉和李弥两个精锐的机械化拼团并没有上当,导致后续的淮海战役当中战术难度进一步增加,那么这个说法有依据吗? 事实上,济南战役最开始的战略部署的确是兼并着攻城以及打援两个战线的。 而且在当时的作战会议上,粟裕明确表示,打济南城的西线攻城集团只是其中的一个顺手推舟的事情,而主要的战略目标却设立在了对援军的围歼上面,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提前解决,后续在淮海战场上两个精锐兵团,因为济南战役的作战模式跟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以往我方在攻打像济南这样的大型战略城市的时候,必然会发动所有的纵队,全力歼灭敌方的主要防御部队,况且在济南城中负责指挥防御作战的还是国民党军的一员名将,也是被陈老总称为国民党军少有的几个明白人的王耀武,但为何在这一次济南战役当中,我方却把大部分的兵力倾斜到了对城外的援军的阻击上面? 这正是粟裕将军的高明之处,他想提前解决国民党军的精锐兵团,为后续淮海战役减轻作战压力,然而最后在济南战役结束之后,这一战略目标并没有达成,国民党军的两股援军并没有像之前所预测的那样进入到我方的包围圈当中,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济南战役打得实在太快了,济南城在8天就被拿下,而负责西线工程总指挥的许世友也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就击溃了王耀10万大军的三层防御,从而提前结束了济南战役。 当然这里面并不是说由于许世友将军提前拿上了济南城,从而导致预先设定的战略目标没有实现,在拿下济南城之后,我方都非常的高兴,因为在攻打济南城的时候越早拿下越有利,越能够果断的肃清在济南城周边的国民党军部队的残部。 当然在济南战役的打援的18万人,再加上我方的其他作战力量,也在后续的淮海战役过程当中,成功的将邱清泉兵团以及李弥兵团全歼,也是完成了济南战役之前所设定的战略目标。

0 阅读:0
凝眸观史流沙万尺

凝眸观史流沙万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