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认为苏轼的《赤壁赋》存在两个值得注意的"漏洞": 第一个是地理错位:苏轼所游为黄州赤鼻矶(今湖北黄冈),而三国赤壁之战真实发生地在今湖北赤壁市,两地相距百余里。 第二个是历史时空交错,文中将曹操《短歌行》(作于赤壁战前)与战败场景并置,实际该诗创作时间与赤壁之战无直接关联。 然后它自己重写了一篇, **赤鼻矶夜游赋** 壬戌孟秋,既望之夕,携酒与客,泛舟矶下。清风徐来,江平如鉴。举杯邀月,扣舷而歌。俄而雾隐西山,月出东皋,银波碎玉,星垂野阔。 客忽怅然曰:"昔曹孟德临江横槊,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固一世之雄,今安在哉?况吾辈渔樵江渚,侣虾友麋,驾一叶之扁舟,托蜉蝣于天地,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余笑而应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若彼而卒莫消长。盖将自其变者观之,则天地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观之,物与我皆无尽也。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唯江上清风,山间明月,耳得为声,目遇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无尽藏也,吾与子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舟中,不知东方既白。 不过苏轼原作的价值正在于突破物理时空,构建诗性宇宙。钱钟书曾言:"文人赋咏,往往因地寄慨,不必尽合方舆。"这正是中国古典文学"虚实相生"的美学特质。真正的"赤壁"不在长江之畔,而在东坡词赋之间,千载之下犹见其凭虚御风之态。
deepseek认为苏轼的《赤壁赋》存在两个值得注意的"漏洞": 第一个是地理错
神射手的技术
2025-02-01 07:54:33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