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称为千古第一仁君,去世时,全城百姓为他痛哭,连敌国皇帝都为他哀悼。他是谁?为

不负此生哇 2025-02-01 05:53:14

他被称为千古第一仁君,去世时,全城百姓为他痛哭,连敌国皇帝都为他哀悼。他是谁?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魅力呢? 他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仁字为庙号的皇帝宋仁宗赵祯。很多人不知道他,但是,如果说起《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大家都会记得,这个故事的主角讲的就是他。 “狸猫换太子”只是一个民间传说,并无真实的历史依据。赵祯是宋真宗和他的妃子李氏所生。李氏曾是真宗皇帝的宠妃刘娥之侍女,后来被真宗看上,才被封宫。 公元1010年,赵祯出生后,因为父皇一直想立刘妃为皇后,但苦于刘妃膝下无子,没有资格被封,所以未能如愿。 于是,在李氏生下皇子后,孩子就被人直接抱到了刘妃的宫里,为的就是能让她名正言顺地立为皇后。终于,她如愿以偿地当上了皇后。 赵祯从小在刘妃身边长大,他把皇后刘妃当成了自己的亲生母亲。当时,他同父异母的五个哥哥全部夭折,这意味着他一出生就注定要做皇帝了。 公元1022年,宋真宗驾崩,时年13岁的赵祯,顺理成章地登基。 身为皇太后的刘妃开始临朝称制。她对赵祯的管教颇为严厉,将朝政大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刘妃曾想过效法武则天,改朝换代,奈何阻力太大,而没有成功。她颇具政治才能,常与汉之吕后、唐之武后并称,后世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刘妃去世后,登基11年的赵祯终于得以亲政。他时年24岁,从八大王那里,得知自己的生母,乃是李氏李宸妃。而且有人告诉他,生母早已被刘妃赶去给真宗守灵,46岁那年就去世了。 他立即带人前往洪福院,亲自去查看李宸妃的棺木。看到母亲遗体容貌如生,并且穿戴着皇后的服饰,陪葬品虽不及皇后规格,但也是一品夫人的规格。 其实,真宗去世后,刘妃并没有害李氏之心,反而循例将她升为“顺容”,让她去为真宗守灵。还找到她弟弟李用和,让其在朝廷里做了官,算是间接表达了对李氏的歉疚。 赵祯了解情况后,叹道:“人言岂可尽信。”随后,他来到刘太后牌位前焚香,哭着说:“自今大娘娘平生分明矣。” 赵祯是一位非常仁德的明君,他平易近人,善良大度。平时他宁愿委屈自己,都不想让下人受到惩罚。 一次,他在和大臣谈话时有点口渴,而旁边的宫女没注意加水,即使他多次回头示意,宫女也没有看见。 对此,他就忍着,等到回宫后,才大口喝水解渴。有人不解,问他为何不招呼下人去做?他却说:“这么当众要宫女加水,她可能就会因此事而受罚,我不想看到这种结果。” 有次吃饭时,赵祯不小心,吃出了一粒沙子,他痛苦地吐出来的同时,还吩咐身边的宫女:“此事千万不要声张,否则,做饭的厨子就要遭罪了。” 似这种善解人意、体恤民情的故事,在赵祯身上比比皆是,不胜枚举!他的仁爱之心,人尽皆知。 在那个时代,被誉为“乱世枭雄”的包拯,正是在宋仁宗的仁政鼓舞下,在朝堂上,豪言壮语地批评了当时的社会弊端。 . 当时,他正滔滔不绝地发表意见时,不慎把口水溅到了宋仁宗的脸上,身边的人看到后,都觉得他闯了大祸,替他捏着一把汗。 但令所有人震惊的是,宋仁宗并没有生气,他只是轻轻地用袖子擦了擦脸,然后理所当然地说:“朕洗耳恭听,包公公还有何高见?” 因为有宋仁宗这样的英明君主,包拯才敢于严厉地批评朝廷中的奸佞之徒,铲除他们的祸害,最终塑造了一代枭雄的形象。 仁宗皇帝还体恤科举不顺的读书人的不易,便出台了“年满六十岁,无论考中与否,全部授官”的政策,柳永就是因此走上了仕途。 公元1063年,宋仁宗驾崩。他在位42年,成了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百姓们闻言痛哭流涕,商人霸市举哀!连对面的辽国皇帝听说后,都忍不住落泪,还要为他立一座衣冠冢。可见他多么受人爱戴。 然而,世间万物皆有两面性。宋仁宗的仁义治国理念,在带来诸多辉煌成就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弊端。 他是一位仁君,但不能算是雄主,虽然有心改革,最终还是无奈地放弃!致使国力逐渐走向衰败。 纵观宋仁宗的一生: 施仁正而有方略,顾大局而忘荣辱。对百姓的关心堪称千古一帝。宋史更将他评价为:为人君,止于人地,诚无愧焉。 诸君对他有什么看法?欢迎讨论

0 阅读:38
不负此生哇

不负此生哇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