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各地,玉米的方言叫法千差万别,不同地区的命名往往融合了历史、文化甚至语音演

梓舒谈美食 2025-02-01 01:11:04

在中国各地,玉米的方言叫法千差万别,不同地区的命名往往融合了历史、文化甚至语音演变,非常有趣!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称呼: --- **北方地区** - **东北**:**苞米**(bāo mǐ) (源自满语“ᠪᠣᠣᠯᠠᠮᡝ”,意为“包起来的米”) - **华北**:**棒子**(bàng zi) (因玉米穗形似木棒得名,山东部分地区也叫**玉秫秫**) - **西北**:**苞谷**(bāo gǔ,陕西、甘肃)、**玉麦**(新疆) --- **南方地区** - **江浙沪**:**珍珠米**(zhēn zhū mǐ,上海)、**六谷**(lù gǔ,杭州) (因玉米是继“五谷”之后传入的作物,故称“第六谷”) - **两广**:**粟米**(sù mǐ,粤语发音“suk1 mai5”) (与小米古称“粟”混淆,但已成固定叫法) - **福建/台湾**:**番麦**(huān beh,闽南语) (“番”字体现其外来属性,明代经海路传入) --- **西南地区** - **四川/重庆**:**包谷**(bāo gǔ) (山歌里常唱“包谷粑粑红苕饭”) - **云南**:**玉麦**(yù mài)、**苞谷** (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直译为“黄金颗粒”) --- **特别叫法** - **山西/河北**:**玉茭**(yù jiāo) (因玉米秆称“茭秆”,类似高粱“秫秸”) - **安徽**:**苞芦**(bāo lú,黄山地区) (“芦”可能源自玉米叶似芦苇) --- **命名背后的故事** 1. **“外来作物”标记**:玉米原产美洲,明代传入中国,方言名常带“番”(番麦)、“西”(西番麦)等前缀。 2. **形态联想**:北方称“棒子”因形状,南方称“珍珠米”因颗粒晶莹。 3. **语音演变**:满语“ᠪᠣᠣᠯᠠᠮᡝ”到汉语“苞米”,是语言接触的痕迹。 --- 下次去不同地方旅行,不妨用方言点一道**烤苞米**或**粟米糖水**,瞬间拉近和当地人的距离!🌽

0 阅读:0
梓舒谈美食

梓舒谈美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