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智库高级总监出招应对中国发展:咱们去偷中国工程师。说实话,偷去了也没用!
DeepSeek,中国人工智能产品,在全世界引发震动。美国人一直在琢磨着怎么不让中国赶上,现在考虑的越来越具体。
2025年1月30日,美国国会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召开听证会上,出现了这样的言论:美国应欢迎中国最优秀的科学人才,让最好的中国人在美国的人工智能领域工作。“让我们偷走中国最好的工程师。”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高级总监哈特说。
这个思路是对的。自近代以来,中国追赶先进,从洋务运动到今天的航空航天,其中一个主要招数就是聘请大量外国顾问。
当年中国就这么起来的。今天欧美能不能反向操作?这里面涉及很多很多事儿。
一个事实是,美国原本就吸收了大量中国精英。自1980年代,百万计的中国学子赴美学习,相当一部分留在了美国。今天硅谷,到处都是中国人,越是研发部门,中国人越多。但自特朗普第一任期,美国针对性的打击在美华裔科学家,海关阻止中国学生赴美进入尖端专业。
美国对在美中国高端人才的打击,代表性的政府行为,就是美国司法部的中国行动计划。
加拿大的国家管理深受美国影响。2024年1月,加拿大联邦法庭裁定,一名叫做李跃康(音译,Li Yuekang)的中国工程学生是潜在的间谍,因此拒绝他进入加拿大。李跃康被加拿大顶尖科技大学滑铁卢大学机械与机电工程博士课程录取,研究领域是微流控。
这一“未来可能犯罪”的指控,已经在司法界引起深度争论。
美国人现在做的,正是拒绝中国工程师到美国学习工作。这与偷中国工程师的思路,正好相反。
再一个,欧美真有了中国工程师,好不好用。这就提到北伏这个乐子。2024年11月,被西方视为希望的欧洲电池一哥,瑞典北伏,正式向法院申请破产重组。
被称为欧洲宁德时代的北伏之败,有各种因素,其中一个真实场景是,北伏的工厂设在七万人小城谢莱夫特奥,配套生活设施不全,地处北极圈极昼极夜让外地人时空混乱,西方精英们不愿去工作。相关调查报告显示,北伏工厂多数生产工作由中国外包工程师和工人完成,当地人不干活儿。
北伏用了中国工程师,还是不行。比北伏之败,更直接的例子是。马斯克,把特斯拉的中国上海团队,搬到美国,没有再次创造奇迹。同一个企业,同一套技术,同一班中国人马,在中国工厂实现的事情,在美国没有做到。
所以么,偷中国工程师,能不能偷成且不说,偷去了也没啥用。
搞笑嘣嘣响
在美国要用时就是工程师,不要时就是间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