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随笔】光影岁月 /宋运成 万军 冬天的风,刮过抚河蜿蜒狭长的岸堤,带着几分萧瑟与冷峻,穿透鲤鱼堂的密密的树梢,呼啦啦向古村群落幽深的小巷里奔去。然而,当清晨的一缕阳光透过三江镇后万老宅一扇扇窗棂,又仿佛大自然最温柔的回馈,开启了一段通往岁月深处的温暖之旅。 因为好兄弟万军的缘故,我第一次踏入了抚河岸边,三江后万这片古老而陌生的村落。主人的热诚,乡邻的纯扑,如三江的早酒一样甘甜怡人。行走在古村桃红柳绿的每一条巷陌,每一个角落,倾听后万族人关于宗族传承的娓娓叙述,品味三江古镇本土的特色美食,耳濡目染、唇齿留香之间,竟莫名的喜欢上了这里。 我出生在大东北黑龙江的哈尔滨市,那里夏日的太阳岛凉爽宜人,冬天的冰城更是独具北国风情,夜幕下的哈尔滨,号称“远东的巴黎”,近现代留下了无数惊险而又传奇的故事。由于求学、职业的缘故,早早便告别了故乡,踏上了去往南方的绿皮火车。是江西这片红土地培养了我,一度,也曾为生计而四处打拼,从不起眼的小角色到男一号,从寂寂无名到声名鹊起,在银幕和舞台上,书写了一段属于自己的影视人生。而最终,我选择留在了物华天宝的美丽江西。 一直,我有一个梦,梦想在一片望的见山、看的见水的地方,在松风竹影的掩映下,有一个摆满盆栽、开满鲜花的小小院落,一栋砖木结构、冬暖夏凉的老房子。每天早起听鸟儿鸣唱,看炊烟升起;黄昏时在密林里散步,于幽径中舒怀。斟一口红酒,品一杯香茗,抽着烟斗,在微醺和香熏之中回忆过去,偶尔吟诵几段自己熟悉的经典台词,或雅集时乘兴涂鸦几笔。我在等待,一直在等待和寻找这样一个让我魂牵梦萦的地方。 走进后万村的老宅子,我似乎找到了这种梦境般的感觉。触摸那斑驳的墙壁,抬望敞亮的天井,任白云苍狗,势易时移。砖木墙身的每一道痕迹都诉说着往昔的风雨,仿佛是岁月徐徐铺开的画卷。连片的明清古村落,如岁月的守护者和见证者,承载着数不清的万氏家族故事,自万氏迪公到今天的绍芬书记,光阴似箭,岁月如歌,激起时空的涟漪,无数的万氏乡贤传承光大,衣锦还乡,留下一段段福泽桑梓的佳话。 和好友们坐在幽深的老屋里,阳光中的窗棂,就像是这千年古村画卷的边框,拙朴而又精致。冬日阳光的透视与折射,带着一种特殊的温柔,轻轻地穿过窗棂的缝隙,让幽暗的内室和阁楼有了些许的亮泽。随着光影的牵引,一级级穿入,一间间寻访,一次次闪回,移步换景之间,恍然一幕幕像老电影似的黑白画面,从白山黑水到青山绿水,从花样年华到两鬓微霜,陶渊明曾经感叹,“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想像中一袭长衫的我,正迈着回家匆匆的脚步,循着老屋灯火微光的方向。 阳光轻洒窗棂,如金色的丝线正温柔地编织着时光的幻境。那缕缕光辉,穿透了岁月的尘埃,带着暖意,悄然飘落在古老的宅邸之中,将老宅内的一切都变得富有诗意。它洒在老旧的茶桌上,和着氤氲的茶韵,散发着一种古朴的气息。那些楼阁璧板和桌案上的划痕和磨损,在阳光的映照下,不再是岁月的沧桑,而像是一幅独特的写生油画,一段舒缓的田园交响,记录着后万古村曾经的喧闹与宁静,泪水与欢笑。 阳光透过窗棂的细格,淡洒在地面斑驳的青砖上。青砖上那一道道的裂痕,在阳光的抚慰下,像是刻在大地的皱纹,充满了粗糙而倔强的质感。每一块青砖都仿佛在回忆着曾经在它身上走过的无数脚印,有孩童嬉笑的奔跑,有老人缓慢的踱步,有父亲忙碌的背影。在这里,有人躲过猫猫,跳过皮筋,滚过铁环,背过古诗,听过风雨,走过四季……见证了一代又一代后万人的繁衍生息和悲欢离合。烟火万家,万家灯火,构成了一幅幅灵动而生趣的乡村图景。 我来了!从偶尔来,经常来,到天天来。如故士寻根般,只为心灵找一片诗意栖息的桃源。苏轼写到“吾心安处即吾乡,只生欢喜不生愁。”来到这里,“必大之门”张开温暖的怀抱,“十八坡”堤岸上人来车往,神奇的鲤鱼塘里静水流深。徜徉在鹿鸣小巷中观云追月,闲坐于老宅天井下早酒茶话,令人心生宁静。又似乎,总有聊不完的话题,讲不完的故事。或许,这便是诗和远方的结合,更是情感与心灵的契合。这地方,一坐就是一天,来了就不想走了。 白日放歌须纵酒,亲情作伴好还乡。阳光,如人世间永恒与短暂的交合。太阳是能量守恒的存在,但在它透过古宅窗棂这一刻的定格,却是短暂而又美好的瞬间。拥有如这阳光般美妙的瞬间,仿佛是天空写给三江这片丰饶宝地最细腻的情诗,每一道光影都是温暖的笔触,每一次欢聚都是永恒的序章。即便这瞬间就像刹那烟火,定要绽放出别样的光彩。
【新春随笔】光影岁月
江南半社会啊
2025-01-31 08:20:0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