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被迫“退休”后的赫鲁晓夫在莫斯科郊外一所别墅内过起了闲云野鹤的生活,他每个月有500卢布作为抚恤金,有时家里人还会来看他,他非常高兴,享受着天伦之乐。 1964年10月,一场没有硝烟的政变悄然发生在莫斯科。当时还是苏联最高领导人的赫鲁晓夫突然被解除了所有职务,就这样,他在鲜花和掌声中登上权力巅峰,又在一夜之间跌入谷底。 这位曾经呼风唤雨的苏联领袖就这样被"退休"了。不过,他的继任者勃列日涅夫倒也没有为难他,还给他安排了一处位于莫斯科郊外的别墅,让他在那里安度晚年。 这可不是一般的别墅,住在里面的可都曾是鼎鼎有名的人物。不过,现在这里只住着赫鲁晓夫一个人,再也没有了过去的热闹。尽管如此,条件还算不错,每个月能领到500卢布的抚恤金,够他养老的了。 刚开始的时候,赫鲁晓夫还有点不习惯。从风光无限的第一把手,到现在的"隐居"生活,这落差确实不小。他经常一个人呆坐几个小时,似乎还没从失去权力的打击中缓过神来。 不过,他毕竟是个乐观的人。慢慢地,他开始适应这种"闲云野鹤"的日子。每天散散步,看看书,日子也就这么过去了。虽然不能再主宰苏联的命运,但起码还有个安稳的晚年,不也挺好吗? 要说最让他高兴的,还是家里人常来看望他。儿孙们的到来,总能给他带来欢声笑语。坐在一起聊聊天,吃吃饭,仿佛又回到了从前。在这个小小的天地里,他终于能享受到片刻的天伦之乐。 对赫鲁晓夫来说,能有这样一个安静的地方安度晚年,已经是莫大的幸运了。在苏联,被赶下台的领导人下场往往不太好,有的甚至被关进了监狱。而他却能在莫斯科郊外的别墅里,过着相对自由的生活,这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 当然,他的自由是有限的。别墅周围有警卫把守,他不能随意走动。电话也被监听着,和外界的联系受到严格控制。但对一个已经退休的老人来说,这也无所谓了。他现在需要的,是一个安静的环境,好好享受天伦之乐。 刚到别墅的头几个星期,赫鲁晓夫整个人都是懵的。他常常一连几个小时一动不动地坐在椅子上,眼神空洞,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毕竟,一夜之间失去了权力,谁都不容易接受。 但时间一长,他慢慢开始适应新的生活。别墅周围有一个小花园,他开始在里面散步,呼吸新鲜空气。一开始走不了多远,但一天天的,他的脚步越来越轻快。 散步的时候,他喜欢带着一个收音机。调到不同的频道,听听外面的世界在发生些什么。有时候,他还会听到以前被他禁止的西方电台节目。不禁感慨,世事难料啊。 除了散步,看书也成了他打发时间的主要方式。别墅里有个小书房,摆满了各种书籍。以前当领导人的时候,哪有时间看书啊。现在可好,想看就看,不用再担心国家大事了。 书架上有一本《日瓦戈医生》,这可是他当年下令禁止出版的书。现在拿起来一看,才发现里面写的都是些人间真情,哪里就那么危险了?真是荒唐。 有时候,看着看着书,赫鲁晓夫就在椅子上睡着了。阳光从窗外洒进来,暖洋洋的,让人昏昏欲睡。就这样打个盹,醒来后继续看,倒也惬意。 花园里,赫鲁晓夫还尝试着种些花草蔬菜。他以前当过农民,对这些可是有经验。他想种些西红柿,还专门搞来了品种和肥料,但最后收成并不理想,让他很是失落。 后来,他又尝试搞无土栽培。找来各种器材,连接装置,弄了好久才搞定。结果呢,种出来的黄瓜和西红柿,比市场上卖的贵了好几倍。他自己都觉得不值,也就没再继续了。 说到吃,赫鲁晓夫在这方面还是很讲究。虽然不能出去,但每天的饭菜还是要好好安排。鸡鸭鱼肉,时令蔬菜,想吃什么都有。一个人吃多了也没意思,所以他总盼着家里人来,好好吃一顿。 家里人来的日子,是赫鲁晓夫最开心的时候。儿女们带着他的小孙辈,一进门就吵吵闹闹的,像过节一样。围坐在一起,说说笑笑,吃点家常菜,仿佛一切都没变。这种天伦之乐,是他在位时难以享受到的。 在这样的"退休"生活中,赫鲁晓夫渐渐有了一个新的想法:写回忆录。他这一生可是经历了不少大事,见证了苏联的风云变幻。把这些都记录下来,留给后人,不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吗? 想到这里,他就开始行动起来。家人知道后,都很支持他。他们还特意找来了一台最新的录音机,方便他随时记录自己的思路。有时在家里,有时在散步的路上,只要灵感一来,他就会把想说的话录下来。 但这事没过多久,就被负责监视他的人发现了。克格勃的人很快就来到别墅,要求他停止写作,并交出所有的录音带和手稿。理由是这些内容可能涉及国家机密,不能外传。 赫鲁晓夫虽然不愿,但也无可奈何。他只好把辛苦记录的东西都交了出去。但令人惊讶的是,这部回忆录后来还是流传出去了。1970年,它竟然在国外出版了,而且还被翻译成了多种语言。 尽管回忆录在苏联国内一直是禁书,但在国外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人们通过这本书,了解到了这位前苏联领导人的另一面,了解到了很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这本书成了研究苏联历史的重要参考。
1964年,被迫“退休”后的赫鲁晓夫在莫斯科郊外一所别墅内过起了闲云野鹤的生活,
熹然说历史
2025-01-30 00:06:25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