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第一贪官,被抄家时却家徒四壁,皇帝不信:拿锤子把柱子凿开 清朝乾隆十五年,和珅出生在一个普通的旗人家庭,他的父亲常保是福建的一名副都统。和珅三岁那年,他的母亲在生下弟弟和琳时因难产去世。 到了九岁时,父亲常保又因病离世,这让年幼的和珅和弟弟一下子成为了无依无靠的孤儿。在那个年代,两个无依无靠的孤儿能否生存下去都是未知数。 幸运的是,一位在常家做工的下人和父亲的偏房看到这两个可怜的孩子,便收留了他们。正是这两个善良的人的照顾,让和珅兄弟免于流落街头。 在艰难的生活环境中,和珅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这个看似命运多舛的少年,不仅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还深入研读四书五经。 乾隆三十四年,和珅参加科举考试却落榜了。不过这次失利并未打击到他,他凭借自己的能力以文书员的身份承袭了三等轻车都尉的职位。 在这期间,和珅迎娶了直隶总督冯英廉的孙女冯氏为妻。这桩婚事为他日后的仕途发展打下了重要基础。 乾隆三十八年,和珅的人生迎来了重要转折。他在乾隆皇帝面前第一次展示才华,因表现出色被选为仪仗队的侍从。 从乾隆四十年开始,短短四年时间里,和珅的仕途一路高升。他从一个普通的乾清宫侍卫,一步步晋升为御前大臣,创造了清朝官场升迁速度的奇迹。 在初任官职时期,和珅展现出了清正廉洁的形象。在担任户部侍郎期间,一位名叫安明的笔贴式送礼希望能升职为司务,和珅虽然答应帮忙举荐,但拒绝了礼物。 即便在安明升职成功后再次送来谢礼,和珅依然坚持不收。这种清廉的形象为他赢得了不少好评,也为他日后的仕途发展积累了重要的政治资本。 后来安明因隐瞒父亲病故不去守孝一事被发现,有人想借机弹劾和珅包庇下属。但和珅提前得知消息,主动认错并写了两份承认失职的奏折。这一举动不仅化解了危机,还向乾隆展示了他善于处理复杂政治局势的能力。 乾隆四十五年,和珅接到一项重要任务,前往云南查办李侍尧的贪污案。这个任务成为了他从清官转变为贪官的重要转折点。 起初,李侍尧拒不认罪,案件调查一度陷入僵局。面对这种情况,和珅采取了一个特殊的策略。 他连夜将李侍尧的管家赵一恒拘审,通过严刑逼供获取了李侍尧贪污的全部罪证。之后,和珅又巧妙地利用这些证据,瓦解了李侍尧部下的忠诚。 案件结束后,和珅不仅获得升迁,还尝到了敛财的甜头。他私下里和手下将部分没收的财产占为己有。 乾隆四十九年后,和珅逐渐成为了朝廷最大的贪官。他创造了一套完整的敛财体系,包括官职买卖、威逼富商和建立特殊制度。 在官职买卖上,和珅实行"政以贿成"的制度。每个官职都明码标价,想要升官的人必须向和珅行贿。 特别是在河防大员这样的肥缺上,和珅更是大肆敛财。这些职位可以随意向国库申请款项,因此很多官员愿意花重金购买。 和珅还利用职权威胁富商,强迫他们缴纳所谓的"帮费"。那些不愿意服从的商人,往往会遭到他手下黑帮的打击报复。 更为厉害的是,和珅在乾隆五十五年创立了"议罪银"制度。这个制度允许犯罪的官员通过缴纳银两来赎罪,这些罚款名义上进入国库,实际上成为了合法敛财的渠道。 在乾隆的默许下,和珅的权力越来越大。他同时掌管吏部、刑部和户部的事务,形成了一家独大的局面。 和珅还善于笼络人心,对支持他的官员给予保护和提拔。而那些反对他的官员,往往会被他安上莫须有的罪名除掉。 乾隆虽然知道和珅的贪腐行为,但因为和珅能够在国库紧张时及时解决资金问题,所以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种纵容使和珅更加肆无忌惮。 在和珅权力最巅峰的时期,他不仅在政坛呼风唤雨,还经营着大量的商业产业。他开设了七十五间当铺,三百多间银号,甚至还和英国东印度公司、广州十三行都有生意往来。 嘉庆四年正月初三,乾隆驾崩的消息传出。嘉庆帝立即下令抄查和珅的家产。 负责抄家的官员进入和珅的府邸后,眼前的景象让他们十分困惑。府邸内装修豪华,但搜查出来的财物数量并不算多。 就在官员们疑惑之际,一名官员无意中靠在墙壁上,发现了异常。支撑房梁的墙壁应该是实心的,但这面墙却发出了空心的声响。 在嘉庆帝的命令下,士兵们拿来锤子,开始砸开墙壁。墙内藏着的大量金银珠宝让在场所有人都震惊了。 这次抄家持续了数月之久,官员们在和府的花园、假山、地窖等多处都发现了隐藏的财宝。最终统计出来的数字令人咋舌:白银八亿两,相当于清政府十五年的财政收入。 在正月十八日,经过大臣们的商议,和珅原本要被判处凌迟处死。但在他儿媳固伦和孝公主和大臣刘墉的求情下,改为在狱中自尽。 嘉庆帝考虑到这个案件牵连甚广,如果继续追查下去可能会影响朝廷稳定。因此采纳了刘墉的建议,在和珅自尽后就宣布案件结束。 这个决定也让和珅的长子和儿媳免于连坐之罪。民间对此事件传出了一句话:"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清朝第一贪官,被抄家时却家徒四壁,皇帝不信:拿锤子把柱子凿开 清朝乾隆十五年,和
文山聊武器
2025-01-27 22:48:59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