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书不会告诉我们的一个真相是:讲述父爱的文章《背影》作者朱自清,他和父亲的关系实际并不好,甚至一度闹到了要断绝父子关系的地步。 朱自清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散文家,他的代表作《背影》感人至深,讲述了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朱自清与父亲朱鸿钧的关系其实并不像文章中描述的那么融洽。 朱鸿钧是个传统的读书人,曾在多地任过小官。他对长子朱自清寄予厚望,希望他光宗耀祖,因此管教很严。朱自清11岁时就与武仲谦订婚,18岁时举行婚礼。 然而1917年朱鸿钧在徐州任上纳了新姨太太,被原配夫人闹到徐州,丑闻曝光。朱鸿钧因此丢了官,还被查出挪用公款。朱自清的祖母因此气病去世。失去经济来源的朱家陷入困境。 朱鸿钧对儿媳武仲谦也很不满。他认为儿子自从娶了她,家里就发生了许多不好的事,把武仲谦当成"扫把星"。脾气暴躁的朱鸿钧经常对善良单纯的武仲谦冷嘲热讽,导致她整日以泪洗面。 为了养家,朱自清19岁那年提前从北大毕业,回到扬州中学教书。他把大部分薪水寄给父亲,自己留下一小部分来养活妻儿。不料朱鸿钧却觉得儿子给的钱太少,竟然利用关系预支了朱自清的薪水,还告诉学校今后儿子的工资直接由他领取。 朱鸿钧认为父母花儿子的钱是天经地义,无需征得儿子同意。而朱自清却无法接受父亲这种专制的做法。愤怒之下,他带着妻儿离开扬州,去杭州等地谋生。父子俩的矛盾彻底公开化。 此后几年里,固执的朱鸿钧再不愿与儿子说一句话。朱自清几次回扬州想缓和关系,都被父亲冷落,连家门都不让进。无奈之下,朱自清只得与父亲彻底断绝往来。直到1925年朱鸿钧主动来信,这对积怨已深的父子才有了重归于好的契机。 1925年,已近六旬的朱鸿钧身体每况愈下,他开始思念与自己断绝关系多年的大儿子朱自清。鼓起勇气,老人提笔写下一封家书,流露了对儿子的牵挂之情。信中提到自己膀子疼痛厉害,连吃饭写字都成问题,看来大限将至。 朱自清收到父亲的来信,泪流满面。他和父亲分别已有八年之久,虽然这些年父子俩积怨甚深,可血浓于水的亲情依然藏在心底。此时朱自清也为人父,读到父亲对自己的惦念,不禁想起了童年时与父亲相处的点滴。 最让朱自清难以忘怀的,是1917年在南京浦口火车站与父亲分别的情景。那时朱自清刚考上北大,要去北京求学,而父亲的差事也恰好交卸了。在火车站,父亲嘱咐儿子好好读书,说人生路还长,不必太难过。朱自清坐上火车,父亲还翻过栏杆,去月台给儿子买橘子。 当时年少的朱自清觉得父亲唠叨,买橘子的举动也让他不高兴。如今往事历历在目,朱自清才意识到,在那个不如意的时刻,父亲对儿子的爱从未减少。父母养育之恩,自己曾何以回报?悲从中来,朱自清提笔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散文《背影》。 在这篇文章里,朱自清回忆起父亲当年送自己上学的情景。父亲蹒跚的背影,把一个沧桑的中年男人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文中字里行间流露出儿子对父亲的感激与懊悔之情。朱自清以细腻的笔触,抒发了血脉相连的父子之间深沉而复杂的情感。 1928年,朱自清的散文集《背影》由上海开明书店正式出版。当这本书被寄到扬州的老家时,朱自清的三弟朱国华立即把书送到父亲朱鸿钧的卧室,想让他第一个看到。老父亲战战兢兢地接过书册,翻到儿子深情回忆两人往事的文章,眼眶顿时湿润了。 年迈的朱鸿钧捧着儿子的书,挪到窗边,戴上老花镜,在午后的阳光下一字一句地读了起来。尤其是读到文章的最后一句"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老人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悲戚,泪如泉涌。这一刻,父子俩积怨尽释。 儿子寄书回家的举动,让朱鸿钧终于意识到朱自清对自己的怀念和敬重之情从未泯灭。而文中对父亲背影的细致刻画,更是让他如在镜中看到了自己苍老的身影。他不禁扪心自问,当年对妻儿是否太过苛刻?导致骨肉分离的悲剧,自己是否难辞其咎?往事种种,恍如隔世。 在儿子真挚动人的文字感召下,固执的朱鸿钧终于放下了对儿子的成见。《背影》就像一座桥梁,架起了父子俩沟通的道路。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亲情的力量战胜了傲慢与偏见,让一对反目的父子冰释前嫌。 朱自清与父亲和解后,多年的重担也卸下了。他也常常给父亲写信问候,尽了为人子的孝道。只是让朱自清终生遗憾的是,他再也没能与父亲当面相见。1945年朱鸿钧在扬州逝世,享年76岁。当时朱自清远在昆明,无法及时赶回。 一篇短短的散文,化解了父子俩长达八年的矛盾,这就是文章的力量。朱自清以他的真情实感,描绘了一幅动人心弦的血浓于水的画卷。《背影》不仅成为现代散文的经典,也成了现实生活中化解矛盾,修复亲情的催化剂。
语文书不会告诉我们的一个真相是:讲述父爱的文章《背影》作者朱自清,他和父亲的关系
熹然说历史
2025-01-25 21:05:1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