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红20万说没就没?”广东佛山,一男子在美国20年入籍不成,又想回国养老,谁知村委会早就把他除名,剥夺了他的分红资格。男子要求镇政府为他做主,可镇政府支持村委会的做法,他大怒,又将镇政府告到法院。法院的判决亮了!
周永福(化名),出生于广东佛山市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二十多年前,他所在的村庄开始了改革,村里成立了集体经济合作社,每家每户的村民都获得了股权证书,成了合作社的一员。
当时的周永福并不珍视这份份额,他心怀更大的梦想——移民美国,去追寻所谓的“美国梦”。这份雄心壮志让他毅然踏上了远征的旅程,告别了家乡,决心在美国成就一番事业。
但事与愿违,周永福虽然成功拿到了美国绿卡,但始终未能加入美国国籍。每次申请都因种种原因失败,这使得他在美国生活的身份变得越来越尴尬——既不是美国人,也无法享受当地居民的福利。
在美国的日子里,周永福渐渐体会到自己始终像是个外来人,无法融入当地的生活。与此同时,经济状况也变得愈加艰难,他逐渐感到自己所做的一切似乎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
此时,家乡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周永福的堂弟黑娃向他透露,家乡那片曾经不起眼的土地,如今成了“城中村”,土地的分红已经高达每家每年20万元!
这个消息令周永福内心产生了强烈的波动,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当初的选择可能是错误的。如果自己没离开家乡,也许现在就能过上丰盈的生活了!
他开始反思,如果现在回国,还能享受到这笔可观的分红吗?于是,满怀期待的周永福决定回到家乡,结束他在美国的艰辛岁月。他坚信自己仍然是中国公民,凭借着未曾注销的户籍,理应继续享受分红。他满心欢喜地回到了佛山,怀揣着重返家乡,安享晚年的梦想。
然而,迎接他的却是一个冷冷的现实。当他满怀期待地前往村委会时,被告知自己已经被除名,无法再享受每年那20万的分红。这一打击几乎让周永福崩溃。
村委会的工作人员告诉他,根据村里的合作社章程,周永福作为定居海外的华侨,已经失去了成员资格。尽管周永福坚称自己未注销户籍,仍是中国公民,但这一解释并没有得到村委会的接受。原来,他的社员资格在他移民美国的第二年就已经被取消。
心情愤怒的周永福并没有就此罢休。为了争取分红权益,他先后多次到村委会理论,甚至闹得不可开交。然而,村委会的工作人员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认为周永福作为海外华侨,已不再享有分红资格。
几经无果后,周永福选择寻求镇政府的帮助,他认为镇政府作为行政机构,应当为他伸张正义。
然而,镇政府并未支持周永福的诉求。镇政府表示,按照《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实施细则》,周永福出境定居后,必须注销户口,而他并未按规定办理。因此,镇政府认为村委会的做法符合相关法规,周永福的资格与分红权益应当被取消。
但周永福并没有就此放弃。他愤怒地将镇政府告上了法庭,要求法院判定他仍然享有分红的资格。在法庭上,他声称,根据《广东省华侨权益保护条例》,华侨出国定居后可以保留原有的股份和相关权益,因此自己应当继续享有分红。
然而,法院经过调查和审理后,判定周永福的诉求不成立,维持了镇政府和村委会的决定。
法院认为,虽然华侨可以保留部分权益,但也要遵循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规定。根据《广东省农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暂行规定》中的相关条款,村民如果迁出或长期定居国外,其社员资格将自动取消。
因此,周永福在移民美国后,户籍已被注销,社员资格随之终止,无法再享有分红权益。法院的判决彻底打破了周永福的幻想,最终他的诉求被驳回。
从周永福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人如何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陷入了身份认同的迷茫与法律规定的纠葛。移民并非一条简单的路,身在异乡的华侨往往难以完全融入当地社会,也时常面临两国之间复杂的法律和社会结构的博弈。
周永福从一个怀抱理想的青年,到如今面对两难困境的中年人,他的经历让我们深思:身份、家乡、法律,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最终决定了他的人生轨迹。
生活并非一帆风顺,周永福或许会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但不论如何,他的故事仍然提醒我们:无论身在何处,保持与家乡的联系,履行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才有可能享受来自家乡的那份温暖与福利。
(信息来源:裁判文书网)
尽在笑谈中
去美国好嘛,为什么要跑回来呢?就算死都应该做个美国鬼[眯眼睛笑]
搞笑嘣嘣响
支持判决
用户11xxx23
有一个词在形容最合适:吃里扒外。
用户10xxx83
不是中国人跑中国干嘛,赶紧滚出中国,中国不需要不爱国的人到中国来
用户15xxx28
希望此事能成为一个范例 标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