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滴,清水变燃油!”1984年,一名公交车司机的发明震惊全国——只需一滴,清水竟能变燃油。当众成功试验后,没几年,离谱的事发生了…… 20世纪80年代,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整个社会充满着对科技创新的渴望。能源短缺问题尤其突出,石油供应紧张,汽油价格高企,直接影响到工业生产和民生交通。 作为国家能源消耗大户的公交行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成本压力。在这个背景下,任何能够解决能源困境的技术都备受关注。 哈尔滨公交车司机王洪成就是在这样的时代氛围中登场的。他仅有小学四年级文化程度,但天性机灵,擅长投机取巧。 公交车司机的工作让他深刻体会到汽油的重要性,也让他敏锐地察觉到,能源领域或许是改变命运的绝佳突破口。 “如果我能发明一种能替代汽油的技术,岂不是能一举成名?”这个大胆的想法在他脑海中扎根发芽。 1984年3月,哈尔滨市中心的一次街头表演让王洪成“一举成名”。他事先准备好透明容器、清水和他的“秘密武器”——神秘液体“洪成基液”。 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往清水中倒入四分之一的汽油,再滴入几滴“洪成基液”,用一根长棍搅拌均匀。 随后,他掏出打火机,将火苗靠近液面。伴随着“呼”的一声,一团火焰瞬间蹿起,围观群众爆发出惊叹的欢呼声。 为了能够进一步证明“水变油”的真实性,他又在现场将提前混合好的液体倒入一辆早已清空油箱的汽车中,并当场成功点火启动汽车,车辆平稳行驶了一段距离后停下。 这一幕彻底震撼了观众。“只需一滴,清水变燃油”的说法不胫而走,王洪成一夜之间名声大噪。 接下来的几年,他带着这项“发明”在哈尔滨各地公开表演。他的表演愈加娴熟,甚至会邀请观众检查水源和容器,或者让“专业人士”上台协助,以增加可信度。 媒体也争相报道,称这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伟大发明。而企业界更是反应热烈,许多企业主试图借助这项技术摆脱燃料成本高企的困境。 王洪成的“发明”不仅吸引了民众的注意力,还得到了部分专家的“科学背书”。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部分教授专门组织了鉴定会,亲眼目睹了“水变油”的实验后,未作深入探究便认定这是一项具有重大价值的技术。他们甚至整理报告,向中央领导上书推荐发展“水变油”产业。 基于这样的“权威”支持,1987年,国家计委拨款60万元资助王洪成的研究,还配备了一辆皇冠小汽车。这一官方支持将王洪成的骗局推向高潮。 全国上下对“水变油”信心倍增,约300家企业争相投资,累计投入资金超过上亿元。这些企业涵盖交通运输、化工、机械制造等多个领域,试图将“洪成基液”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然而,这份信任很快崩塌。企业的投入不仅没有换来预期的成果,反而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 1993年6月,哈尔滨公交公司率先发现异常。使用“洪成基液”后,该公司的多辆公交车发动机出现严重故障:活塞磨损、气缸炸裂、曲轴变形,甚至整车报废。维修费用飙升,公交运营陷入瘫痪,给市民出行带来巨大不便。 很快,全国范围内的受害企业纷纷爆发问题。化工厂的反应釜因燃料燃烧不稳定而损坏,机械厂的生产设备频繁熄火导致订单延误,甚至违约赔偿。 据统计,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亿元,间接导致的大量工人失业、企业破产更是难以估量。社会经济因此受到严重冲击,一些地区的产业链出现断裂,民生问题凸显。 随着问题日益严重,公众对“水变油”的质疑逐渐增多。何祚庥院士等科学界人士联名向中央提议彻查此事。 清华大学的研究团队临危受命,通过严谨的实验分析,彻底揭穿了王洪成的骗局。事实证明,“洪成基液”只是一种皂基物质,用来制造油水混合的假象,根本无法让水变成燃料。所谓的“发明”不过是利用油的易燃性和公众的认知盲区精心设计的骗局。 1996年,王洪成被公安部门逮捕,次年被哈尔滨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0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这场持续十余年的荒唐闹剧终于落下帷幕。 “水变油”事件不仅是一起骗局,更是一场对科学精神的严重亵渎。 它暴露了当时社会在科学普及和科技监管方面的不足,也揭示了部分权威机构和专家在面对“奇迹”时的轻信与浮躁。公众的热情和期待被利用,企业的经济和发展受到重创。 这场闹剧最终警示人们:科技创新需要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验证。尊重科学、严谨治学,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唯一正道。
都说网约车司机大部分是曾经的大佬
【95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