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7月,邓副省长到甘孜,阿坝考察,返程时,突然一队骑兵从此经过,邓副省长看到后依照继续返回,可没想到,刚走了没多远,邓副省长就被邀请检阅部队!最终,邓副省长来到部队看望了部队官兵! 邓华,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军事将领,1960年迎来了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从军队的第一线调任至四川担任副省长,他的心情复杂。 自1927年加入部队以来,邓华已有33年的军旅生涯,始终投身于最艰难的军事工作,对军队有着深厚的感情。突然离开,难免让他感到失落与不安。在接到转业通知后,邓华将自己关在家中数日,情绪低落,难以平静。 毛泽东主席得知此事后,亲自指示罗瑞卿看望邓华,鼓励他保持积极态度,深入基层,向群众学习,争取早日改正错误。 邓华听后,深受触动,他向罗瑞卿承诺,必定全力以赴,按主席指示办事。为了更好适应新环境,邓华将全家一同带到四川,告别之前,他和家人在北京的全聚德餐厅举行了简短的家宴。 1960年6月,邓华抵达重庆后,首先拜访了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李井泉。两人虽曾见过面,但并未有过深入合作。李井泉对邓华深感敬佩,二人很快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李井泉随后向邓华介绍了工作安排——他将负责农机工作。邓华虽然对这一领域并不熟悉,但他坦诚自己是外行,表示会全力以赴,努力完成任务。 面对农机这一陌生领域,邓华并没有退缩。他立即通过新华书店购买相关书籍,开始自学农业机械知识。为了更好地了解实际情况,他还亲自前往工厂,动手操作,虚心向工人和技术人员请教。逐渐地,邓华掌握了基础知识,并决定亲自走访各地进行调研。 1961年7月,邓华在甘孜和阿坝两地进行了一次重要的考察。这一地区对邓华来说尤为特殊,因为它是他在长征途中曾经踏过的土地。那时,艰苦的自然环境和险恶的路程让他记忆犹新,而此行正是回顾自己昔日行程的一次机会。 邓华抵达阿坝后,首先来到了他当年走过的草地和戈壁滩。与长征时期的荒凉相比,眼前的景象让他不禁露出了笑容。这里的土地已经变得绿意盎然,草地遍地,牛羊成群,沿山而建的公路也让人感到不小的变化。 面对这一切,邓华感慨万千,情不自禁地吟起诗来:“一离米亚罗,直上鹧鸪山。岭高空气薄,风大天更寒。昔日行甚苦,红军不怕难。跋山和涉水,谈笑夺雄关。北上过草地,翘首望中原。我今驱车过,作此忆当年!” 当日11点左右,邓华结束了阿坝的考察,启程返回。就在他行车途中,一支骑兵队伍突然从他身边经过。邓华见状不由自主地向骑兵们敬了一个礼,而骑兵们也同样行礼回应。 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骑兵队伍并未直接离去。一名骑兵团的团长停下马,朝邓华走来。这位团长告诉邓华,他曾经在东北跟随邓华一起工作,且所在部队的130师长正是邓华的老部下董占林。 团长随即向邓华发出了邀请,希望他能亲自检阅部队。虽然邓华内心十分渴望见到老战友,但考虑到当时的局势,他顾虑重重,反复婉拒了团长的邀请。 然而,董占林师长得知消息后亲自赶到现场,表达了对邓华的深厚敬意,并坚持邀请他检阅部队。经过一番推辞和纠结,邓华最终决定应邀前往130师驻地。 到了1964年,邓华来到四川一个偏远的山区视察。此行让他深刻体会到当地农业发展的困境,尤其是电力供应的不足,严重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推进。 由于缺乏足够的电力支持,许多农户所拥有的农业机械无法正常运转,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民依旧依赖传统的手工劳作。看到这一情况后,邓华立刻行动,要求四川省农机研究所研发一种既省电又高效的农机,以帮助当地解决农业发展中的困境。 在邓华的督促下,研究所加快了工作进度,仅用不到半年的时间,便成功研发出了适合山区的农机设备,包括打米机、玉米脱粒机和切草机等。这些新型机械的出现,迅速改变了山区农民的生产方式,既节省了人力,也大大提高了农业产量。 邓华的工作方式一贯严谨。他在任职期间,时常深入基层,与农民和工人们交流,从他们的口中获取最真实的第一手信息。在视察农田和工厂时,邓华并不满足于表面现象,他总是详细记录下每一个细节,不放过任何可能影响生产效率的小问题。 邓华的严格作风和高效执行,使得四川省的农业发展在他的任期内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他不断推动农机普及和技术更新,四川的农业生产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尽管他自己并非农机专家,但他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逐步成为了这一领域的重要推动者。当地的干部和群众对他的敬重与感激,至今依然铭记在心。
1961年7月,邓副省长到甘孜,阿坝考察,返程时,突然一队骑兵从此经过,邓副省长
生活中的小技巧
2025-01-24 11:52:51
0
阅读: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