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1月23日上午,宋希濂接获消息,说解放军的先头部队离白马场只有几里路

报君知史 2025-01-23 22:58:39

1949年11月23日上午,宋希濂接获消息,说解放军的先头部队离白马场只有几里路了。他赶快下令残部一律开往南川待命。宋希濂率残部于当天黄昏时分到达南川,他清点了一下剩余部队,发现可以为自己完全控制的,大只有一万人左右,这个川湘鄂边区绥靖公署主任顿时颇为伤感 。 晚饭后,宋希濂召集了所部军长丁树中、顾傈裕、军政干部学校代理教育长孔方、边区总部参谋长罗开甲、办公室主任陈定等人,一同密商以后的出路问题。 大家对前途一片悲观,因为带这点残部能有什么大作为呢?退到重庆去听候处置吗?到时候见了蒋介石,顾祝同(时任西南军政长官 )时,说些什么好呢? 可是,不这样,那又怎么办呢?向解放军接洽投诚吗?大家都各怀心思,至于宋希濂本人,与张治中有二十多年交情,张治中在赴北平之前,曾说会写信给他,可是一直不见有信来,所以宋希濂对投诚一直下不定决心。 最后商量来商量去,最后只商定了一个方案,那就是:走!不管一切,不顾一切。快点走,走到较安全的地方去,不要被包围歼灭。宋希濂和亲信们商定的路线是先去西昌,休整后再去滇缅边境的腾冲一带。 至于撤逃的路线,宋希濂认为要尽量避免走大市镇,借以缩小口标,要选择一些偏道,绕到峨眉以西地区后,再沿乐(山)西(昌)公路到西昌;在西昌休整补充后,继续走向滇西。至于沿途可能会遇到一些什么阻碍和困难,以及到达滇西后怎么办,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这个方案其实也就是8月时,宋希濂和胡宗南在汉中密谈的一个缩影。 宋希濂决定,所部分为三个纵队行进,由宋希濂、顾葆裕、丁树中分头率领。并规定:部队到达位置,每晚用无线电向宋希濂报告;为了保密,自行动之日起,各纵队的无线电台,即不与国防部及其他电台联系。 作了上述决定后,24日早晨,宋希濂即派参谋长罗开甲乘车前往綦江,对已于前天到达那里的司令部人员讲话,说明今后的艰苦,凡有家室顾虑及身体不适宜长途行军的,以及不愿意再往西行的,一律发薪三个月,自由遣散。结果,当场就遣散了二百余人,使司令部大大地简化了。同一天早晨,宋希濂又派办公室主任陈定乘车前往重庆,去找办事处长冷培元,要他们两人负责,将存放在重庆的军粮款黄金三千多两,于25日前运往綦江。 宋希濂的指挥所只有两部吉普车,都由罗开甲和陈定乘坐出去了,因此二十四日晨,他就率领着西撤的人,徒步走向綦江。走到离开南川没有多远的地方,便碰到第二十兵团司令官陈克非,陈克非问宋希濂准备到哪里去,宋伪称他准备到涪陵去找第14兵团司令官钟彬。 为什么宋希濂不愿将动向如实告诉陈克非呢?因为陈克非是蒋介石的“浙”字号同乡,当8月间程潜、陈明仁等人在长沙起义时,陈明仁曾有电给宋希濂,约他取一致行动,宋希濂拒绝了,但并没有向蒋介石报告,以致引起蒋的怀疑。8月上旬,蒋即派其内侄毛景彪(国防部第一厅厅长)到重庆调查情况。 毛景彪一到重庆,就和巴东的陈克非通电话,询问鄂西战场的整个情形,并对陈克非说:“老先生指示,要你随时把情况直接用电报报告。”陈克非说:“今后一定遵照办理。”毛、陈这次通话,被宋希濂司令部检查邮电的情报人员记录了下来,送给宋希濂看。宋看了非常不快,觉得蒋对他不信任,即使在嫡系部队中,仍然只以其亲属和浙江人为最可靠,对别的人则大做其特务控制,实在太自私了。这件事情成了宋希濂心中的一个疙瘩,他这次败退到川境后,不愿再去重庆,而决心自行西走,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既然有上述的情况,所以宋希濂自然不会告诉陈克非实情。 陈克非听说宋希濂要去涪陵,劝他不要去。宋希濂反问说:“你准备去哪里呢?”陈克非说想去看看罗广文,交换一下意见,罗广文的第十五兵团,当时正开向南川一带。 宋希濂说:“我们军事失败到这个地步,见了人也没有什么好说的,所以我不想和你们同去看他了。”这样就不再言语,各走各路。24日黄昏时分,宋希濂到达秦江附近的三溪镇。 11月25日,办事处长冷培元带着三千多两黄金,从重庆到了三溪。宋希濂拨给他一百多两黄金,嘱他送点钱给本部副主任沈静,遣散办事处人员,剩下的即作为他的生活费用。同时写了一封十分伤感的信,托他带给自己的妹妹,嘱咐她待局势平静后,即返回湖南去,因为当时宋希濂的妹妹和妹夫,都从湖南到了重庆。 26日上午,宋希濂部开始离开公路西行,宋自领的一个纵队,是司令部直属部队及军政干部学校的学生,约四千多人。他们每日行程约七十里,一路尚称顺利。 当宋希濂率残部到达宜宾城外时,当时在宜宾的第72军军长郭汝瑰,派参谋来通知宋希濂,说奉成都顾祝同电话,可许宋希濂带少数人来宜宾,但部队则不准进城。这样,宋希濂就不愿去宜宾了,而决定绕过宜宾北岸一带高地,多走了一天半的路程,于12月6日中午,到达宜宾以西40里的牛喜场对岸。 当天傍晚,走得筋疲力倦的宋希濂早早就睡去了,而这也是他被俘前难得的一次休息了。

0 阅读:63
报君知史

报君知史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