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金庸曾开玩笑说,中国用那些造原子弹的钱,不如拿来多做几条裤子给大家穿,陈毅元帅听到这个说法后,给出的回应让人十分惊讶。 信息来源:红色文化网——60年代,中国研制原子弹,金庸发文嘲讽:多做几条裤子穿吧 1964年10月16日,罗布泊一声巨响,蘑菇云腾空而起,这不仅是原子弹的威力展示,也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一次重要展示,彰显了我们拥有保卫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 然而,这声巨响的回音里,还夹杂着另一种声音,一种对“核子”的质疑,一种对“裤子”的呼唤,这两种声音的碰撞,构成了20世纪60年代中国社会的一段特殊记忆。 这两种声音的代表人物,一位是开国元勋陈毅,一位是武侠小说大家金庸,他们围绕原子弹展开的争论,如今被称为“核裤之争”,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金庸的质疑,直指原子弹的实际作用。 他觉得即便我国有了原子弹,在国际上还是显得比较弱,反而可能引来更多麻烦,他以英法联军入侵苏伊士运河的案例为例,指出即使英国拥有核武器,在苏联的核威慑下也不得不退兵。 在他看来,与其倾尽国力发展核武器,不如将资源用于改善民生,让老百姓“多做几条裤子穿”,这种观点,在当时一部分香港民众中引起了共鸣。 他们更看重的是日常生活,比如吃饭穿衣等基本需求,然而陈毅的表态则更为强硬,他那句“即使当了裤子也要造原子弹”,并非真的要人民节衣缩食去制造原子弹,这只是一种夸张的比喻,旨在表达中国发展核武器坚定的决心与意志。 这是一种外交辞令,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具有特殊的意义,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与苏联交恶,中苏关系破裂,苏联撤走了专家,撕毁了协议,同时中国还面临着美国的全面封锁和打压,国际处境十分艰难。 在这种情况下,发展核武器,不仅是为了国防安全,更是为了民族自尊,为了在国际社会上争取话语权,金庸的言论在香港的左翼媒体上引起了不小的波澜。 《文汇报》、《新晚报》等多家报纸纷纷发文批评金庸,指责他被称为“汉奸”和“卖国贼”,并将他的言论视为“反共反华”的行为。 这些批评,无疑给金庸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他并没有退缩,而是继续坚持自己的观点,并对批评进行反驳,他重申了对民生的关注,认为政府的首要任务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而不是一味追求军事实力。 他还解释了苏伊士运河案例的含义,强调核武器并非万能,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这场争论挺久的,即便我国1964年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讨论还是没停歇,金庸甚至发表了更加激烈的言论,称原子弹是“人类的原罪”,中国人还不如不要。 这番话一出,立马引来了一阵更猛的批评声,面对金庸的批评和香港舆论的沸腾,陈毅并没有针锋相对地进行反驳,而是展现了政治家的胸襟和气度,他以幽默的方式回应金庸的“挑战”,并承认自己之前的言论有所偏颇。 国防和百姓生活一样重要,就像车的两个轮子,都不能少,金庸对大陆政府和体制的态度,一直比较复杂,他曾试图进入中国外交部工作,但遭到拒绝,这或许也是他后来批评政府的原因之一。 金庸不止一次地表达了他的爱国之心,对于香港回归,他公开表态,坚定支持“一国两制”原则,“核裤之争”,并非简单的对错之争,而是两种不同视角的碰撞,金庸站在普通民众的角度,关注民生疾苦,强调政府应该以民为本。 陈毅则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考虑国防安全和国际地位,认为发展核武器是必要的,这两种看法其实不是完全相反,它们能互相补充,一个国家要想真正强大,既要确保国防坚实,又要经济兴旺,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核裤之争”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这场争论本身,更在于它引发了人们对国防与民生关系的思考,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平衡国防建设和民生保障,这是一个永恒的难题。 这场讨论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思想财富,回顾这段历史,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对”或“错”来评价金庸和陈毅的观点,他们的争论,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面临的复杂困境和不同群体之间的不同诉求。 这种摩擦和冲突,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今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军事实力雄厚,老百姓的生活也越过越红火,这正是无数先辈们努力奋斗的结果。#我在罐头搞创作#
1963年,金庸曾开玩笑说,中国用那些造原子弹的钱,不如拿来多做几条裤子给大家穿
唐人街卡通人
2025-01-23 15:58:3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