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韩复榘叫来手下五个师长,讨论是否和日本人合作,孙桐萱带头说:“韩主席如果亲日,恐怕弟兄们就不会再跟着你了。” 1930年,韩复榘被任命为山东省主席,从此开启了他在山东长达8年的统治时期。在这一时期,韩复榘实际上掌握了山东的半独立权力。 虽然名义上隶属于国民政府,但他却具有较大的自主权和操作空间。他通过加强地方税收的管理和使用,一方面增强了自己的军事力量,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山东的经济社会发展。 然而,韩复榘的这些举措也逐渐引起了南京中央政府,尤其是蒋介石的不满。尤其是韩复榘在政治上的某些行动,更是加剧了与蒋介石的矛盾。 1936年西安事变之后,韩复榘曾表示支持张学良和杨虎城,向何应钦发起了攻击,这一行动直接触碰了蒋介石的政治敏感区,加深了双方的裂痕。 在与中央政府的矛盾日益尖锐的同时,韩复榘还企图联合其他省份的军阀反对蒋介石。他曾秘密写信给四川省主席刘湘,提议联手反蒋。这一计划最终未能实现,但信件被蒋介石获悉后,蒋介石对韩复榘的反感和怨恨进一步加深。 自韩复榘担任山东省主席期间,日本领事西田和武官花谷频繁与其密谈,引起了不少猜测。这些密谈在省府内部虽不完全公开,但逐渐成为半公开的秘密,具体谈话内容未被外界所知,唯有韩的副官杨树森有机会近距离接触这些场合。 韩复榘在日本代表频繁访问下,其立场和动向引起了内部人士的关注。山东省府的顾问,前西北军将领韩多峰,对日抗日情绪坚决,对韩复榘与日方的频繁接触感到不安。但由于缺乏具体证据,他无法直接质询韩复榘。 一次偶然的机会,韩多峰在省府见到杨树森正忙于召集省内主要军事力量的师长们前来济南,原因是韩复榘有重要事宜商议。这一异乎寻常的行动引起了韩多峰的警觉,他随即向杨树森询问具体情况。 杨树森透露,日方意图使山东保持一种“半独立”状态,而韩复榘尽管不愿彻底投靠日方,却也希望保住自己的势力。 得知这一信息后,韩多峰深知局势的严峻,他特意召集那些被韩复榘召回济南的师长们,透露了他从杨树森处得知的情况,并劝说他们在考虑局势的重大性后,可以选择不执行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命令。 师长们经过一番讨论,大都表达了对于这种可能使局势复杂化的命令的反对。这些师长大多数是韩复榘一手提拔的,对其忠诚,但也明白盲目执行可能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面对师长们的反对意见,韩复榘在一次会议中尝试解释日方提出的方案,但师长们的坚决态度使得韩复榘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立场。 此时,日本领事馆试图通过宴请山东省府高层来进一步影响韩复榘,但谈话中韩复榘明显保持着谨慎,最终与日方代表发生争执,带领省府人员提前离开。 随着全面抗战的爆发,韩复榘的第三路军被改编为第三集团军,并在激烈的战斗中表现出坚决的抗日姿态。尽管在战初因战略选择问题受到质疑,但韩复榘在日军进攻山东时展现了一定程度的抵抗,尤其在德州。 在德州大战之后,韩复榘坚持了对日本的部分抵抗态度,他又在临邑、济阳以及济南外围进行了一系列的抗战,这些地区的战事对于延缓日军的进攻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同时,他也与李宗仁在台儿庄战役中进行了协作,显示了他在某些时刻愿意为抗日作战出力。 然而,韩复榘的抗日立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特别是在与蒋介石的关系紧张之后,他的态度出现了显著的变化。 韩复榘试图通过与日本人的周旋来保持一种中立状态,既接受了日方的部分物资,又未在实质上助长其势力扩张。这种行为让他处在一个极为微妙的位置,既未完全投靠日本,也未全力以赴地抗战。 决定性的转变发生在韩复榘在一次遭遇战中遭到日军装甲车的猛烈攻击,造成了重大的兵力损失。这次事件后,他开始考虑撤退至黄河以西,保存实力以待更好的反击时机。 这一决策反映出他对当前局势的无奈与战略考量,他直言“山东受不了”,暗示了对当时形势的悲观预判。 韩复榘的这一系列决策与行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国民政府自身政策的影响。国民政府在战争初期的表现不佳,加之蒋介石为了政治目的不惜牺牲地方力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韩复榘的决策。 特别是蒋介石调走韩复榘手下的炮兵旅,更是让韩复榘感到自身处于被牺牲的边缘,这也是他最终选择撤退的重要因素之一。
1937年,韩复榘叫来手下五个师长,讨论是否和日本人合作,孙桐萱带头说:“韩主席
宏野垂钓
2025-01-23 11:34:32
0
阅读:68